|
【原创】
棋痴 (五)
记得那是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山子给我来电话:全国围棋锦标赛在石家庄举行,届时,各路诸侯云集,聂卫平、马晓春、刘晓光、俞斌等国内一流棋手均上阵厮杀。他给我办了一个入场证,让我前去观看。我当时十分兴奋,像打了鸡血,几乎一宿未眠。平时我从不穿西服,嫌拘谨,不随便。这次破例,不仅找出了置放多年的新西服,还特意重新购买了一个鲜艳的领带。毕竟头一次观摩这样高规格的比赛,头一次看到这么多围棋名人,头一次感受这么紧张的赛场气氛,更主要的,是不能让这些大城市来的,小看我们“庄里人”哪!
比赛那天,山子在赛场门口早早的等着我,他的胸牌上印着“国家一级围棋裁判”的字样,“你什么时候又成了一级裁判?”我问。山子说是去年,拉着我的胳膊就往里走。上午九点,比赛正式开始。赛场静极了,走路的人都踮着脚,大气不敢出。我和山子就站在聂卫平和马晓春赛桌旁。老聂代表北京队,马晓春代表上海队。老聂头发有些凌乱,但神态自若,手里慢慢地摇晃着纸扇。马晓春那时很年轻,眼睛几乎要贴在棋盘上。看得出,这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双方落子慎之又慎,一人一块桌表,下一手按一次表。这是计时赛,超时判负。但两人比赛经验丰富,依然不慌不忙。我在想:这秒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够瘆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真是干不了这个啊!
高手就是高手,走得棋我根本看不透。东下一子,西下一子,看似无关联,可走着走着就联上了。看聂、马比赛,我突然产生了古怪的念头:要是我五、六岁学围棋多好,也能像他们那样,一生无所求,一门心思钻研棋艺,把棋下出名堂不就行了?再一想,不是生不逢时,应该说没有那样的环境,少儿时哪见过围棋啊!正寻思着,两人的棋结束了,山子点棋。山子熟练的点着,这时候可一点差错不能出,出了错就说不清了。还没数完,马晓春嘟囔了一句:我不够了。老聂“哼”了一声:这局本应该你赢的,最后几步收官的次序有误,大概你输一目半。其实他们早看出输赢了,山子点完,一点没错,老聂赢一目半。
赛后复盘,看他两人的认真劲,好像没有输赢。我和山子听着他们的讨论,真是打开眼界。
出了赛场,我突然有点后悔,来时没有准备,也没有让两位名人签字留念。山子看出了我的心思,从兜里掏出了本子翻开给我看,好家伙,全是名人签字,这家伙真是个鬼机灵。山子告诉我:晚上和中国棋院的领导吃饭,还要下一盘指导棋,让我也参加。
晚宴上,中国棋院的领导向我们一一介绍了部分棋院的棋手,山子自报家门:业余五段(我还不知道,他又升了一段),省直机关连续三年第一名。棋院的领导笑着说:围棋的普及离不开你们这些业余棋手啊,有什么要求吗?山子迫不及待地说:只想和棋院的棋手学习一盘。“这还不简单,”领导指着他旁边的一个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兰子,吃完饭,你和叔叔下一盘,手下别留情。”我一愣,寻思着:这不是瞧不起人吗?(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