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跨千里收集五地泥土 让父亲魂归故里
昨日,特等战斗英雄邓仕均之子邓其平来到成都,为父亲在老家四川苍溪县红军渡立碑、塑像做准备。至今邓仕均尸骨仍在韩国洪川,为了让邓仕均得以魂归故里,邓其平欲收集5地泥土,横跨千里距离,打算放入邓仕均骨灰盒。3月份,在韩中国志愿军遗骸回国时,邓其平及妹妹邓菊平也曾赴沈阳迎接英灵,按捺不住内心激动,邓其平第一个哭出声,大喊爸爸回来了。
烈士遗骸回国 他哭喊着“爸爸回来了”
3月28日,437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长眠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当日现场,由抗美援朝志愿军后代在烈士陵园外守候祭奠,其中就包括特等战斗英雄邓仕均的儿女:邓其平、邓菊平。
“为了祭奠,我专门做了白底黑字横幅,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后代迎接亲人回家’。”到了现场,邓其平是第一个哭出来的,大喊爸爸回来了。“遗骸回国我就感觉是父亲回来了,就算不是父亲也是父亲的战友,感觉特别亲切,嚎啕大哭,哭到后面嗓子都哑了。”
收集5地泥土 他要让父亲魂归故土
迎接遗骸回国后,邓其平要操心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父亲邓仕均的安葬地。“为了让父亲魂归故里,了却我和妹妹多年心愿,我向民政部申请为父亲在家乡苍溪县红军渡树立雕像。”因为没有遗骸,骨灰盒里装什么是个难题。在朋友的建议下,邓其平决定在骨灰盒里放上5个有象征意义地方的泥土。
首先,是邓仕均故乡四川省苍溪县三川区三川乡邓家湾的泥土,在邓仕均居住的老房子里,邓其平、邓菊平兄妹俩撬开石板,取下面泥土用黄绸包好,“想到父亲在这里长大,真的眼泪止不住流。我和父亲相处时间截至2岁半,妹妹更是一天都没有。”邓其平说。
从红军长征第一站红军渡、父母相遇相知的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再到邓仕均和“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相遇地河北省平山县下盘松村,辗转取土。“这些地点都是父亲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节点。”
“最后一个取土地点是父亲牺牲的地方,韩国洪川。”邓其平早已经计划好了。去洪川时,他要带上一瓶茅台酒,还有父亲最喜欢抽的古斯牌(音译)香烟。
■人物简介
特等战斗英雄邓仕均
邓仕均(1916-1951)四川苍溪人,1932年16岁参军红军游击队,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40年百团大战邓仕均时任八路军晋察翼军区第五团一连连长,在山西娘子关带领全连血战磨河滩,歼灭日军200多人,最后带领仅存的17人突围,被授予晋察翼边区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952年5月20日,时任63军187师559团团长的邓仕均不幸牺牲,长眠在韩国洪川江畔。毛泽东曾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邓仕均尸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