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佬军人 于 2015-6-13 10:22 编辑
《27老兵讲故事》2
抗日战争时期
我出生在旧社会,那是一个被称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苦难的旧中国。当我于农历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日(公历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二日),呱呱坠地在胶东半岛一个偏僻小山村刘家沟时,在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影响下,给全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特别对我慈祥的母亲来说,像是得到了最大的荣耀。但是因为“糠菜半年粮”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母亲缺少奶水,只能靠喂我小米汤和毛芋生活,还经常难以为计。 我八岁(一九三七年),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影响下,家里抻断了腰筋,让我上了本村的小学。进了学堂,我所经常带在口袋里的零食,不是现在同学们装在塑料袋里的糖果、饼干和蛋糕之类(当时什么叫饼干、蛋糕还没听说过),而是粑粑(玉米面饼子)或者是几片煮熟后晒干的地瓜干儿。 直到共产党八路军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尔后,我参加抵抗日寇的斗争,直到儿童时期的圆满结束。 一 、我参加了抗日儿童团 七·七事变后,全国响应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日的号召,掀起了抗日高潮,当时不少中青年人都参加了八路军。我的家乡(山东胶东)这时己有八路军正规部队胶东军区十三团、县大队、区中队,他们经常与日寇作战。他们一面战斗,一面发动组织群众对敌进行斗争,并开始建立民主政权,在农村成立“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一九四零年(十一岁),我正在小学读书,懂得了一些革命和抗日的道理,为了“打日本鬼子”我参加了“抗日儿童团”。 关于成立“抗日儿童团”一事,事先我村“青救会”会长刘玉章已请示过区委组织委员老王同志,接着他召集我和刘玉春、刘景玉三个同学开了个预备会,会上我们研究了建立该组织的有关事宜。任务有五条:一、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二、大力进行抗日宣传;三、站岗放哨抓汉奸;四、设置“消息树”、“暸望哨”及时报告敌情;五、为八路军传送情报。我们还研究了领导成员,商定刘玉章兼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我任付团长、刘玉春任组织委员,刘景玉任宣传委员。还要制作团旗一面,团旗上写“抗日儿童团”五个大字。还要求团员们要制作大刀与红樱枪。最后,决定三天后召开“抗日儿童团”成立大会。 预备会后,我们开始进行筹备工作,我先发展了十名团员,让妈妈给我找了块长方形红布,钉上两根带子以便能绑在旗杆上。又求爷爷在上面用笔醮墨水写上五个大字“抗日儿童团”,团旗做好了,又让爷爷帮我做了一把红樱枪。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如期召开了抗日儿童团成立庆祝大会。会上,兼团长刘玉章宣布大会开始,村长及农、青、妇及民兵代表都上台发言祝贺,我还代表全体团员表达了决心。最后还唱歌、扭秧歌,气氛十分热烈。 从此,我们儿童团经常开展活动。上学时,还排着整齐的队伍肩扛着自制的大刀和红樱枪唱着《抗日儿童团团歌》迈着大步前进着。 我们《抗日儿童团团歌》的歌词是:“月儿弯弯,星光闪闪,我们都是儿童团。站岗放哨,又当侦探,盘查行人,抓汉奸。鬼子来了,“消息树”放倒,跟着八路,扛着枪刀,杀死鬼子,把家乡保。” 一九四一年(十二岁),被选为儿童团团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在儿童中传说解放区新编的童谣。老师也和我们编写一些童谣。 之一:可恨日本年代,侵占牟平城,快快拿起枪,消灭侵略军,“三点成一线”,鬼子完了蛋。 之二:爹在前方打日寇,家中有个小儿郎; 别看他的年纪小,站岗放哨挺在行;长大也去当八路,誓把鬼子消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