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军后代 重走父辈路,渡江战役之旅 情况通报(四) 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座谈会篇
在上午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的纪念活动举行过后,4月20日下午,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和27军部分后代又联合举办了“回忆父辈渡江战役座谈会”, 地点在合肥陆军军官学院招待所二楼会议厅。 在最初的活动预案中,这个座谈会和报到当日的聚会是合而为一的。 原计划在报到当日留出较充足的时间开个大聚会, 在互相介绍和熟悉后,就请与会人士座谈发言, 缅怀父辈和畅谈感受, 这也是子弟聚会的惯例了,该讲的话先说得差不多, 第二天就正式搞活动。 春节后再次去合肥实地考察,我们和纪念馆的领导同志会面交流想法, 谈到了参加活动人员的情况, 说有一些老前辈与英模人物的后代,还有的会向纪念馆捐赠父辈遗物。 馆领导听了很高兴表示热烈欢迎, 当场提出,能否与我们老二代联合起来, 在聚会之外, 单独办一场座谈会。馆领导认为, 这些老同志年岁也大起来了, 来这一趟不容易,机会难得, 应该请他们来回忆父辈的革命历程, 为后人为纪念馆留下些宝贵的资料。他们建议, 为了使到会者有较充足的发言时间, 重点发言的人士要有事先安排,人员不易太多; 还建议就在纪念馆开座谈会, 这儿的会议场地设施条件较完备。经商定, 这些老同志毕竟身体弱了, 上午刚参观完, 下午又赶过来,来回奔波太辛苦, 还是在招待所就地举行, 劳驾纪念馆方面人士赶过来;在座谈会上重点发言的人士不超过十位, 参加旁听和即席发言则不受限制, 敬请自愿参加。 根据与纪念馆的商定,我们在后面发布的活动计划中, 对4月20日下午的活动作了两方面安排: 准备重点发言和捐赠物品的同志要出席座谈会;其他各位同志戓去市区游览戓参加座谈会根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自己决定。 陆院招待所对这个活动大力支持,免费提供了二楼的会议室。 4月20日下午两点半,座谈会如期举行, 到会的27军老二代26位, 纪念馆领导与工作人员四位,其中一位是27军的第三代。 原27军副军长姜兴厚前辈的后人姜萍同志主持了座谈会。 姜萍同志说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六十七周年纪念日, 在合肥这个27军当年渡江作战的集结出发地,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和我们二十七军后代联合举办:“ 回忆父辈渡江战役座谈会”,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她代表组办方对参加座谈会的各方人士表示真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并首先介绍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领导葛刚馆长,请葛馆长讲话。葛馆长随后作了热情的讲话, 他欢迎和感谢大家来参加座谈会, 介绍了纪念馆的建设和工作成就,诚恳希望和部队老二代及社会各界广泛交流和合作, 共同来弘扬伟大的渡江精神,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多做贡献。 接着,主持人请本军的老二代发言, 在每位人士发言前, 主持人都介绍了他们父辈的情况。在当天的座谈会上, 贺汪洋、王鲁江、朱健健、梁南征、罗小兵、钟效平、鲁红军、邵文海、 闫军英等九位同志先后作了重点发言,肖海文、陈慧琳俩位同志作了即席发言。 在上述同志的发言中,他们都滿怀深情地缅怀父辈的革命历程和高尚品格, 谈了对这次渡江之旅纪念活动的感受, 充滿激情地表达了对父辈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父辈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寄予了充分的信心和希望。 同时, 他们对渡江战役纪念馆在传播渡江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工作与成就也作了高度肯定和热情的鼓励。贺汪洋同志说, 毛主席曾赞誉父亲贺敏学有“ 三个第一”, 前两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和上井冈第一, 这两个第一的故址江西永新和革命摇篮井冈山自己都已回去过感受过了, 留下的第三个第一:渡长江第一, 主席当然是指父亲战斗在其中的27军在全解放军率先第一个突破敌江防,这个第一,父亲战斗过的战场故地还没有亲身走过, 这次来参加纪念活动能了了这个长期以来的缅怀父辈的心愿, 实在是感到很欣慰。王鲁江同志说, 自已的父亲平时对家人很少提及以往的成就与功绩, 正是通过参加老二代们的各种纪念活动,才得以从不同侧面丰富了对父辈革命经历的进一步了解。鲁江同志拿出珍藏的父亲王六生在渡江战役时的老照片, 回忆了父辈渡江战役时的情况;她尤其对传承传播父辈的红色基因革命传统提出热切的期望, 强调了坚定的信念。 朱健健同志在缅怀父辈事迹时,重点强调要做好对下一代和后人的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强调要珍惜父辈传下的精神财富,将之传承到三代四代, 代代传下去。 梁南征、钟效平和鲁红军等几位同志强调了父辈工作过的27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 非常希望大力弘扬和努力传承这些优良传统。罗小兵同志继昨日在聚会上与贺汪洋同志的相聚介绍后, 再次深情讲述了自已在渡江战役时的出生经历,回顾了罗家贺家两家先辈深厚的革命情谊; 罗小兵同志指着自己胸前佩戴的父亲留下的渡江战役纪念章, 回忆起了父亲罗义淮当年在27军的战斗经历; 他又结合自已的切身体会与社会现实,对社会上一些诋毁贬低革命先辈革命历史革命传统的错误现象不良习气, 作了有力地抨击批评, 强调要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革命传统, 传播正能量。 邵文海同志深情缅怀了父亲邵英在渡江第一船所在团235团的战斗经历, 回顾了父亲与当时235团团长王景崑前辈深厚的革命情谊, 表示一定要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世代传下去。闫军英同志回顾了父亲闫川野当年在军的渡江第一梯队主攻团80师238团, 和老战友王珽团长并肩战斗的经历,并当场朗诵了父亲亲作的纪念渡江战役诗一首。 肖海文同志和陈慧琳同志在发言中都尖锐批评了种种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强调要加强对后代和青年的教育, 使老一辈革命者的革命传统能代代传承下去。 有关这些同志的发言内容,后面将结合上传的图片, 看图说话, 作进一步的具体介绍。 对上述各位同志的发言,如果事先能有更周密细致的准备, 将之作个录音和录像, 则更有利于详尽地向大家介绍发言的内容,及更利于传播这些内容, 这应该说是留下了缺憾, 很可惜,百密一疏, 还是准备的不够细致周全, 需要总结和改进,也向大家致以歉意了。 同时, 话又分两头讲, 工作的欠缺和不足,这已是客观存在和既往, 该怎么改进和努力, 就怎么去做, 这是未来的事,是事情既成的一面; 从另一方面来讲, 传承和传播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其亲口相传、心心相印, 当场经历感同身受, 这种现场传递和感受的生命体验的即时氛围,耳濡目染融之于脑铭刻于心,有如李奶奶向铁梅痛说革命家史, 有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入心头, 此现场效果与事后看文字介绍影像解说到底还是有所不同的,毛主席《实践论》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区别之谓也! 人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某事如可, 则纸上得来与亲身感受其味究有不同。 各位同志所言所述,落成紙上文字, 其中道理, 想来不会是头一次听到,纵然语语珠矶, 亦不出文字般若, 悟者悟而迷者迷。 先贤高士传法,从来讲传授心法,以心传心, 授者语出肺腑, 发自于心; 传者发乎于诚,及身自悟。4月20日下午的座谈会, 即是一代积几十年人生阅历感受,有坚强定力深刻智慧的战士革命者和智者人生师, 向社会与下一代点拨人生, 传授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现场弘道传法之会,亲历亲受, 机缘难得, 值得珍惜。 如今是传媒时代,各种访谈乃至各种秀的节目充盈于市, 又怎可与这些老同志的“ 与君一席话”相提并论。 这么多年革命传统的熏陶与坚守, 这么多年为革命理想的奋斗,这么多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感悟, 这么大老远四面八方聚到一处, 又是这么语出至诚发自内心的传授心得,与会人只能说, 实在难得, 遇一次是一次了! 渡江战役纪念馆,作为馆藏、研究、宣传和纪念渡江战役的文化学术机构, 兼具两大功能: 研究介绍渡江战役的历史史实和宣传弘扬史实中蕴含的伟大渡江精神。渡江战役的史料是有形的, 收集研究的越全面越透彻而越接近客观历史的本来面目; 渡江战役的精神是无形的,越是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而越具有更加广泛而恒久的精神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而缺一不可。纪念馆和革命将士老二代联合举行渡江战役纪念活动, 包括举办这个回忆父辈的座谈会,在收集研究史料与弘扬渡江精神这两方面, 都是有收获有成效的, 大家对活动的效果都是满意的。 为了更好地弘扬渡江精神,传承和传播红色基因, 渡江战役纪念馆在上午的纪念活动和下午的座谈会, 都安排了本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一位27军红三代来担负工作任务,她就是大家后来都已认识的石慧同志。 石慧同志的爷爷石泽璞前辈, 渡江战役时战斗在27军的军侦察营, 抗美援朝时调至80师238团。在座谈会上, 石慧同志代表她的爷爷奶奶, 也作为本军第三代的代表,作了充滿青春激情的感人发言。 她表达了对爷爷的深深怀念, 对作为27军第三代的骄傲和自豪, 表示要肩负其新一代的使命,将革命传统传承发扬下去。 小石同志的发言充满真情, 数度哽咽而眼含泪花,老伯伯老婶婶们深感欣慰鼓舞, 以热烈的掌声予以鼓励和支持。 毛主席当年在揭示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意义时指出,长征是宣言书, 是宣传队, 是播种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的长征,新的长征是一歩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27军后代重走父辈路、渡江战役之旅属于这每一步中的一小步,步幅虽短小有限, 无限却即寓于有限之中, 有限之一小步,也要为实践渡江精神, 为做传承传播红色基因的宣言书, 宣传队和播种机而尽一己之绵薄之力! 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其间没有中断和休息, 气氛始终热烈振奋, 大家并不感到疲倦。由于时间有限, 发言只能暂到此结束。 尔后, 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贺汪洋、王鲁江、罗小兵、邵文海等四位同志向纪念馆捐赠了父辈的文物与资料; 于绿化同志代表参访团赠送了这次活动的情况汇篇。 最后,参加座谈会的纪念馆人员与27军后代合影留念,座谈会结束而纪念活动仍在继续。
1、 座谈会会场。 陆院招待所对我们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免费使用二楼设施齐全的会议室, 感谢陆院方面的支持! 贺汪洋同志早早提前来到会场,认真准备将要作的发言。 汪洋大姐得知要举行这个座谈会, 在家中就收集准备了有关父亲革命经历的书籍资料;一到合肥不顾疲劳, 当即赶赴先生黄大哥家乡肥东办妥纪念烈士事宜, 为的就是能空出完整的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对汪洋大姐的支持,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2、 参会人士陆续到达会场。 一上午的参观活动,经过中午的短暂休息, 各位又继续来这开会, 辛苦了,谢谢所有参会人士! 姜岩平同志主动给各位人士端茶倒水, 刚才又和世平一起拉好了横幅,也是一甲子的人了, 老人为老人服务, 众多老人做义工志愿者,才保证了这次活动顺利进行, 谢谢志愿者的服务! 站立的孟庆荣同志做好了准备,要请纪念馆来的同志在首日封上签名留念。
3、 姜萍同志主持了座谈会。 主持人欢迎各方人士来参加座谈会,对发言者逐一作了介绍。
4、 渡江纪念馆葛刚馆长代表座谈会的主办方之一, 对各方人士表示欢迎,对纪念馆的建设和取得的成就作了介绍。
5、 参加座谈会的老大哥老大姐们态度认真, 神情专注。这些老同志几十年来在不同的工作和领导岗位上, 大会小会开了无数, 今天这个会, 他们都非常郑重地对待,会不大也不长, 对27军老二代来说却有其意义,在本军子弟既往的活动中, 是不多的。
6、从俩位大姐严肃专注的目光神情中, 可以感受到当时会场的郑重认真气氛。
7、 在郑重的气氛中, 在一片目光的期待中,贺汪洋同志首先发言。 汪洋大姐语气平缓, 娓娓道来, 一开头就以完成纪念父亲“三个第一” 渡长江第一的心愿作为话头, 抓住了全场的注意力。贺汪洋同志曾任中国政府驻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公使衔参赞, 作为一名外交官, 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挥外交水平和口才,为祖国服务多年。 今天在这个座谈会上, 贺汪洋同志表达的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一位井冈儿女语出至诚的赤子之心。 从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前身部队胶东抗日人民武装算起, 至1969年北上, 这支部队的开国将军中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中出来的近四十位,中央苏区中央红军出来的十几位。 在座谈会上, 就有好几位老红军的后代。从精神传承层面讲,凡立志继承发扬井冈精神的革命后代都可称为井冈儿女; 从实际参加过历史地理上的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层面讲,27军军史上上过井冈山的, 且不说上井冈第一,建国时可能就贺敏学副军长一人了。 当年井冈山上有名的“ 永新三贺”:贺敏学、贺子珍、贺怡三位老革命家, 这一辈子言传身教, 给后代包括贺汪洋同志留下了无比珍贵和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将世代传承下去!
8、贺汪洋同志说到, 她以父亲曾战斗在27军这支英雄部队而自豪。 她说,2013年第一次来参加27军子弟活动,认识了父亲亲自介绍入党的朱启祥前辈的后人朱健健; 这次又认识了父亲曾出令救过的一位老战友的孩子他本人,这让她感到惊喜和很高兴, 这也是革命队伍世代情谊的见证。
9、 贺汪洋同志深情回忆父亲贺敏学的往事。 她说,父亲平生历来很朴实, 记得1955年授军衔后,大院周围小朋友的父亲有当中将的, 有当少将的, 她很羡慕, 就跑回家问,爸爸你是什么将? 父亲平静地答道, 爸爸是豆瓣酱(将)。父亲一直是将自己当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 从不炫耀自己辉煌的革命历史。 贺汪洋同志讲述的贺老往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编者注:秋收起义后, 随毛委员上井冈的队伍中, 出了一位元帅(罗荣桓)、一位大将(谭政)、 七位上将、六位中将、二位少将;1928年4月, 朱毛井冈山会师, 朱德部后来有三位元帅(朱德、陈毅、林彪)、二位大将(粟裕、黄克诚)、五位上将、八位中将、六位少将。
10、贺汪洋同志说, 自己从小在革命家庭中长大,一直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血液中流淌的就是红色基因红色传统, 对父辈对父辈的革命事业充满了感情,这个事业当然不能到此中断要往下传下去。 她说, 参加27军后代的渡江战役之旅, 就是传承革命事业的一种努力,她相信, 通过许多人不断努力, 父辈的理想和事业一定会发扬光大!
11、王鲁江同志接着发言, 王鲁江同志说, 像贺老一样,她父亲王六生在孩子面前不太谈起自已的工作和以往历史, 倒是从后来的各方面包括从27子弟中了解了一些父亲的事迹和工作为人处事风格, 现在父亲家乡江西萍乡方面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编纪念文集,对父亲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鲁江父亲王六生前辈是27军第三任军政委,在27军军史上的开国将军中,有四位少年当红军的红军小号手, 王六生是其中之一, 另三位是聂凤智、张铚秀、尤太忠。王六生在抗战期间是有名的山东八路军“ 十三只虎” 十三个主力团之一,鲁南老五团的政委; 解放战争中又任“ 陈老总袖中一只虎”的山东八师的政委,“洛阳营” 即出自八师23团。王政委打仗是虎将,平时带部队待人厚道, 爱护部属, 团结同志,又是一位长者,虎将而兼师长,27军老人, 包括家属孩子, 凡见过王政委,都留下过很好的印象。鲁江大姐继承了父亲传下的家风。
12、 鲁江大姐传承家风, 是为将门虎女, 她嫉恶如仇,豪爽大气, 快人快语, 有话直说。 她说,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老一辈的革命传统, 传承的就是红色基因, 热爱党热爱人民,对于违背党的原则, 对于一切错误的东西, 看不过去就要直说,这样可能会被世俗习气所排斥不接受, 但真理就是真理、原则就是原则, 对革命的信念,是一定要坚持不变的。 她认为, 部队的后代搞聚会活动,就是要像这次渡江战役之旅一样, 有明确的主题, 把传承革命传统贯穿活动的始终,振奋起人的精神面貎; 如果只是想单纯玩玩放松享受, 完全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旅游,游山玩水来得尽兴。
13、 王鲁江同志说,她是在渡江战役时出生的, 故父母起名为鲁江,因父母亲曾长期在山东战斗,故儿女名中含一鲁字。她讲到, 老一代前辈奋斗了一辈子, 创下的革命事业不容易,要爱惜它继承发扬下去; 现在时代向前走得很快, 新发明新事物不断出现,既要与时俱进, 又决不能丢掉优良传统, 对一切否定歪曲革命传统的错误言行都要坚决斗争,坚持住革命信念。
14、 王鲁江同志向大家展示带来的家中的老照片, 照片反映了父辈在渡江战役时的战斗经历,很珍贵。她要将这些照片捐赠给渡江战役纪念馆。
15、 照片之一,1949年渡江战役时部队首长在指挥战斗。照片左起为: 朱明(时任“洛阳营”营长,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离休前任南京军区纪委书记, 八八年授中将), 王六生(渡江战役时任22军65师政委,建国后历任22军政治部主任,27军政委, 上海警备区政委, 南京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政委, 军委工程兵政委, 五五年授少将), 马冠三(渡江战役时任22军64师师长,建国后任过海军副参谋长、 海军代理参谋长, 六一年晋升为少将)。
16、 照片之二,1949年渡江战役中的22军65师的部队。
17、 朱健健同志在发言。 朱健健同志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他指出, 传承红色基因不能到我们第二代这就停下来了, 我们都在老去,要培养好接班人, 往第三代第四代, 一代代传下去, 这样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他讲到, 就连外国的军队都很注意传承自己军队的传统, 我们革命军队更要重视这一点。朱健健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到, 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传承,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求之不得的无价宝, 要让后代明白, 千万不要看轻了这笔财富,丢弃了传家宝; 他希望看到红三代四代能接过去, 使革命传统薪火相传。健健大哥也充分肯定了这次渡江之旅活动, 高度评价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工作成就, 表示要带着家人,再来参观这个纪念馆, 让后代受教育。
18, 朱健健同志从小受到严格良好的家庭教育, 父亲朱启祥前辈、母亲沙路阿姨都很注重也很善于教育孩子,并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 在荣巷大院时, 朱副军长就带着健健他们种菜,所有收获都要上交公家食堂不许私留; 节假日时, 健健要回黄巷龙塘岸老家务农劳动。1967年健健参军时, 时任60军军长的父亲曾与他单独谈心讲了一晚上的话, 谆谆教诲让他记了一辈子。健健大哥传承了红色家风, 对自己后代的家教也很严格而有成效。 良好的家教,个人的严格要求和从基层扎实干起的丰富阅历, 使健健大哥有高尚的品格情操, 谦逊宽广的胸怀和独到深刻的思想见解,并锤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和健健大哥相处, 会感到很愉快, 要领会理解其思想见解,得有点智商打底, 但有趣一点也不乏味。 这不,朱健健同志的侃侃而谈, 使所有同志都兴致勃勃, 很注意地听着。
19、 梁南征同志在讲话。 南征大哥是代表包括到场的恒力大姐,恒青大姐在内的所有梁家后代来开会和发言的。 他们的父亲梁辑卿政委作为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入党,1939年任军分区政委的老前辈,在胶东子弟兵部队中是资格很老的; 梁家这次来开会的三位后代, 都是建国前四十年代出生,在27军第二代中也是年岁很长的,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 待同志平易近人, 三位老大姐老大哥没有任何架子,和蔼可亲, 对年轻些的同志特别爱护, 支持和鼓励。 南征大哥在讲话中就特别鼓励年轻人要奋勇争先,要发扬27军老前辈打仗抢主攻抢头功的传统,在新时代努力干出一番事业。
20、 罗小兵同志在讲话。 罗小兵同志一开始再次继续昨晩聚会的话题,说起自己的出生经历。 小兵大哥说, 这次来合肥, 最让人激动与感怀的是与当年救命恩人贺敏学伯伯的后人贺汪洋同志的相聚。他说, 贺伯伯在世时, 自己一直想能当面向这位仰慕已久的老革命家面谢救命之恩,可一直没机会, 在自已出生六十七年后, 在父亲参加渡江战役的战场故地,作为“渡江战役之子” 的自己, 终于能与贺伯伯的后人见面了,六七十年的情怀心愿, 一朝得了, 令人感怀! 罗小兵同志满怀深情地说,当时如果不是贺副军长下命令, 让母亲衣向璞留在了曲阜的九兵团留守处休养保胎, 自己在母亲腹中的幼小生命肯定保不住;不仅如此, 后面的弟弟妹妹们也肯定都不会有, 后来罗家一家七口的幸福生活都不会有。所以陈老总知道这事后才会夸赞贺副军长这件事做得好, 并说了不要孩子, 不要后代,我们革命是为了啥子嘛这样感人至深的话。 这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天下为后代万世造福的博大胸怀和志向啊! 现附上一张罗小兵同志一家七口的合影照
21、这是罗小兵一家七口摄于1975年国庆节。前排左一左二是衣向璞阿姨和罗义淮前辈, 后排左三是罗小兵, 七口之家多么幸福而来自不易。罗家头一个孩子生下不到一天就牺牲在反“扫荡” 战斗中, 接着连续五胎都相继流产,罗小兵这一胎再保不住衣阿姨将丧失生育能力。 幸亏贺副军长相救, 罗小兵顺利降生,又带出了两个妹妹, 两个弟弟, 现如今后代子孙满堂,而一切缘于发生在六十七年前老革命家的火线救子, 革命即为后世造福, 历史的真理!
22、 罗小兵讲述的传奇故事引起全场听众的强烈兴趣。
23、 罗小兵同志站起来, 指着胸前佩戴的渡江战役纪念章,说父亲一直以在胶东子弟兵部队华野九纵27军的战斗经历为自豪,建国后调到华东军政大学, 胸前一直佩戴着这枚纪念章, 说自己是从27军出来的, 在场的27后代听到这里, 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感奋的心情!是啊,27子弟哪个不以这支英雄部队为自豪呢!
24、 罗小兵拿出父母亲的老照片, 回忆起父母的革命经历。父亲罗义淮出生在四川(今重庆)荣昌,1935年开始在四川万县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的抗日活动,1937年底与后来成为著名党史专家的李新等爱国学生一行七人步行奔赴延安,1938年3月到达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毛主席当年曾有“中国不会亡, 因为有陕公” 的名言。同年3月入党。 1939年初随抗大一分校挺进敌后,从任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宣传股长起,至任山东军区五师宣传科长,后任华野九纵宣传部部长、27军81师政治部代主任, 前后十年, 与胶东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与27军老首长如聂军长、贺副军长等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父亲母亲是1941年结婚的, 母亲衣向璞是蓬莱人,1938年参加革命。 长期以来, 父母亲一直以在胶东的革命经历来教育罗家子女,兄弟姐妹们都以父母的革命历史而自豪。
25、罗小兵同志作为“ 渡江战役之子” 亦即革命之子,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强烈抨击种种否定贬低革命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现象, 主张要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宣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他的正气凛然的激昂言辞引起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26、 钟效平同志在发言。 效平同志父亲钟国楚曾任27军第四任军长, 效平自己亦是在27军上的鸿桥小学,15岁又来到27军通信营当的小兵, 父子俩代对这支部队都有很深的感情。效平回忆道, 父亲当年已是志愿军19兵团参谋长,回国后组织上已决定派父亲去西北国防科技工程基地任兵团级领导, 就是因为想到野战军带兵打仗,父亲主动提出来27军当军长。 效平说,他这几十年来一直都很关注27军这支英雄部队,希望27军的光荣传统能发扬光大。
27、 鲁红军同志在发言。 鲁红军同志说, 父亲鲁泉在革命战争年代一真战斗在胶东部队,华野九纵和27军, 对胶东子弟兵部队怀有很深的感情。她说, 抗战时期, 父亲战斗在塔山“守备英雄团”前身胶东的老14团, 抗战刚胜利,父亲就在第二次组建的五师老13团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野九纵成立, 又任25师73团政委;27军成立,任80师政治部副主任; 抗美援朝时,和邬兰亭、王珽都是80师的老战友, 回国后,即接邬兰亭任80师师长。 父亲虽然五十年代中期就调离了27军, 但和军里的老战友们一直保持着很深的情谊,也很关心老部队的发展, 经常以在老部队的战斗经历来教育儿女。 如今我们这些二代年岁也长了,也很注意要父辈的革命传统传到第三代四代。
28、邵文海同志在发言。 文海说, 父亲邵英也是五十年代中期就调离了二十七军,却一生都对老部队很有感情, 以至七零年自己自作主张去了15军当兵,父亲还因没去老部队27军当兵而动了火气。他介绍道, 父亲1936年就参加了革命,抗战期间, 在山纵五支队和胶东军区机关工作; 抗战胜利,81师的前身部队警备三旅成立, 父亲任三旅的17团政委, 从此, 父亲就战斗在81师和79师这两个部队,是这两个师的老人了, 也和许多老同志结下了友谊, 其中就有渡江第一船所在团235团团长王景崑。 邵文海同志讲到,父亲解放战争时在79师235团, 抗美援朝时在81师, 六七十年代在舟嵊要塞区,和王景崑前辈几度军政搭档成为老战友, 这次提议在渡江战役纪念馆种两棵树, 就是为了纪念这段革命情谊。文海拿出了几页纸, 这是他父亲1999年渡江战役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亲笔写的回忆文章,他念了其中一段, 并决定将其捐赠给纪念馆。 文海说,当时团党委分工, 王团长带队三营, 邵政委带队一营,因意外的发生, 一营的三连二排五班成了渡江第一船。 文海讲到,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重要的是发扬伟大的渡江精神, 传承好前辈的传统, 以此来纪念这场历史性的战役。
29、闫军英同志在发言。 军英同志说,父亲闫川野渡江战役时任80师238团副团长, 和曙光父亲任238团团长的王珽前辈是老战友, 一起率部完成27军渡江作战第一梯队的主攻任务。 在座谈会上, 军英取出父亲当年在战火中作的一首诗,即席朗诵, 以志对父亲的纪念。
江南追击战(诗一首) 作者:闫川野
江南追击任务急,要求合围堵溃敌。 南国水乡风光美,勇士无心去顾及。 战南陵,袭青弋,发动群众架桥通。 攻寒亭,夺宣城,迅猛消灭蔣家军。 顶风冒雨战洪水,雨夜追击涉桐河。 人困马乏不畏艰,坚持追击永向前。 军令急催精神振,快速合围歼溃敌。 团结互助力量大,饥肠辘辘咬牙关。 穷追猛打八昼夜,全程无一掉队兵。 完成任务受表扬,部队斗志更高昂。 注:此诗是当时完成任务后随口哼唱的自由诗。
真是首好诗,清新明捷, 琅琅上口, 叙事生动, 以情带史,以五四以来提倡的新诗体, 直抒胸臆, 抒发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情壮志,又详简得当地描述了27军从长江中段无为突破敌江防,沿宣广直插吴兴八昼夜八百里兜敌八万余的战斗经过, 其中, “战南陵, 袭青弋, 攻寒亭,夺宣城, 涉桐河, 穷追猛打八昼夜,” 说的是238团渡江后奉命追击逃敌,阎川野率3营和侦察队为先头,首战青弋江歼敌两个排,架浮桥过江后歼对岸之敌百余人。一路攻寒亭,打垮敌二个团抵抗,歼敌88军149师446团全部,俘敌700余人,又夺宣城,冒雨追击,徒涉桐河,攻占泗安,圆满完成任务的过程。这寥寥数语,当年本军战役历程可览一斑, 倍觉亲切, 27军的这位老军长可谓勇将而兼诗人! 其实, 闫军长在任华野九纵76团参谋长前, 一直就是政工干部。 闫军长参军前就是小学教员,参军后任过秘书、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 这位政工干部又很能打,作战勇猛而机智, 曾在东海军分区被选为“ 擅长抜据点”的模范干部。 多次负伤, 屡立战功。 胶东部队人才荟萃,猛将辈出, 似这样军政双优、能文善武的指挥员在在皆有。 谢谢军英同志为我们念了一首好诗!
30、 石慧同志在发言。 在老同志们相继发言后,主持人特邀本军的第三代, 渡江纪念馆的石慧同志代表27军的第三代来发言。在所有老同志的热烈掌声和期许的目光中, 这位小同志走到讲台前面, 激动中略显紧张。
31、很快, 石慧同志就进入话题完全放开了。她说, 她打小就与爷爷有很深的感情, 爷爷叫石泽璞, 渡江战役时在27军的军侦察营, 抗美援朝时在80师238团。爷爷常给幼年的她讲起在27军的战斗故事, 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小石说, 她所以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工作, 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想着能在工作中接触和联系到爷爷当年在27军的老战友。 这次,27军后代来纪念渡江战役, 她看到这么多27军的后人, 还遇见了爷爷在238团老首长的后人, 令她非常激动高兴, 她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奶奶,奶奶都激动地哭了起来, 说要亲自赶过来看看27军的后代,因年事已高被家人劝止了, 托孙女问候这些老二代。 石慧说到这,心情很激动, 泪水都涌了出来, 老二代们也都被深深感动了。
32、 石慧说到, 自已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工作,每天接触到的都是革命前辈的光荣历史, 都是参观者们的崇敬之心, 也经常遇到当年的革命老人来烈士墻寻找战友,深受感动和教育。 她表示, 一定要接过爷爷老一辈的班,传播弘扬好革命传统, 让爷爷他们放心! 石慧同志的发言,受到大家热烈鼓掌的支持鼓励。
34、 肖海文同志在发言。 海文同志常年热心于对军史的研究和对革命传统的弘扬,他对种种否定革命历史和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作了针锋相对地批判, 强调了对全社会尤其是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
35、 陈慧琳同志在发言。 陈慧琳同志也结合个人体会,谈了加强对青少年下一代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
36、 在各位人士的发言后, 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首先是贺汪洋同志向渡江战役纪念馆捐赠父亲贺敏学的传记资料, 其中有贺老的传记著作及贺老当年曾有亲笔批注的学习资料等,葛刚馆长代表纪念馆接受捐赠。
37、 王鲁江同志捐赠纪录父亲王六生渡江战役情况的老照片。
38、 罗小兵同志捐赠父亲罗义淮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及有关纪念文集。
39、 邵文海同志捐赠父亲邵英亲自写的回忆渡江战役文章。
40、 于绿化同志代表27军后代参访团赠送渡江战役之旅的情况汇编。
41、 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人员合影, 片中人27军后代26人,纪念馆4人, 石慧同志一身而兼两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