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美援朝二次战役39军116师上草洞战斗 汪洋
根据《39集团军军史》(1995年5月版)、《116师师史》(1997年2月版)、时任116师师长汪洋回忆录《十次突击》(2002年3月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以及相关资料,对上草洞战斗梳理如下: 1950年11月26日,38、42军打开战役缺口,向敌侧后迂回。志司电令清川江以西的39、66、50军立即包围歼灭当面敌之一部,将其拖住,不使逃脱。(见《39集团军军史》561页,查《彭德怀年谱》450页、《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上册》330页,均有此类似说法) 26日下午3时,志司令39、66、50军反击“积极钳制和抓住当面之敌,并求得歼敌一部”。时任39军116师师长汪洋称:26日下午接军电话通知,军令各师以一部兵力于26日晚抓住敌人歼其一部,并令116师派2个团向上草洞进攻,求得歼其一部。 汪洋称:接电后116师提出建议,集中全师力量,采取四面包围战术,打一个歼灭战。这一建议是分两步形成和提出的: 第一步,首先建议116师使用全师3个团参战,而不是军命令的用2个团参战。39军首长考虑后同意。 第二步,建议军首长使用全军3个师打这个歼灭战,左翼115师,右翼117师,116师担任中间突破。军首长表示要考虑研究,稍后,表示同意。 《39集团军军史》称11月26日22时,39军3个师发起攻击。《十次突击》同样提法。而《116师师史》称27日22时,后文继续延续了这一错误。个中原因难以揣测,这样就将39军后撤115、117师,而116师独立作战的时间线混淆了。从时间上看27日拂晓前为39军3个师作战的时间线,27日拂晓后,115、117师奉命后撤,116师抗命独立作战,其中两个战例都载入史册。 11月27日拂晓前的态势:(参见地图) 116师346、347团各1个营在上草洞北、西北,与上草洞之敌形成对峙。348团2营占领上草洞以南110、261.2和216.4高地(地图上为110.6、216、216.4高地),已断敌退路。 115师344团也已经与348团2营取得联系。也就是说有2个团344、348团在上草洞南面断敌退路。343团到达上九洞,位于上草洞东侧。 117师349团先头部队到达桂林洞。 汪洋称:据守上九洞、上草洞、南山洞地区之美军25师24团及加强的坦克、炮兵分队,被我39军3个师7个团包围,其中5个团与敌对峙。116师准备黄昏协同115师歼灭被围之敌。 拂晓前,接军电话:军决定全军停止进攻,撤出战斗。 汪洋称:“是什么理由,我现在记不起来了”。 《39集团军军史》称:“军鉴于已完成志司交给的歼敌一部、并拖住敌人、使其不能支援主战场的任务,且我军防御正面太宽,遂决定撤出战场。” 《116师师史》称:“军鉴于已完成志司交给的歼敌一部,并拖住敌人,使其不能支援主战场的任务,且因我防御正面太宽,遂决定将各师撤回。”不过后面加了一句:“建议未被采纳,失去一次歼敌战机,116师仍坚持独立歼敌作战,虽未全歼敌人,但反映了我师指挥员能在敌我情况急骤变化中,积极捕捉战机,主动请战果敢歼敌的作战思想,是值得发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