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汪洋
这是一场距今五十六年的战争 这是一场发生在敌重兵围攻下“以攻对攻”的战争 这是一场表现粟裕将军指挥大兵团作战艺术的战争 这也是一场至今众说纷纭的战争
战前态势
1947年3月蒋介石不顾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连续失败于宿北、鲁南、莱芜战役的重大损失,开始部署对山东地区的重点进攻。当时蒋介石用于山东方向的兵力已达24个师、60个旅、45万余人。为实现其战略企图,集中其“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即整编第74师、整编第11师和第5军,以此三大主力为骨干,集中山东周围的13个整编师、34个旅、25万余人,分别编为3个机动兵团,从正西、西南、正南三个方向压迫我山东解放区。 在作战方针上,鉴于屡遭我军各个歼灭的惨痛教训,鲁南战役后蒋军统帅部提出“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方针;后又因莱芜战役中采取南北夹击,致北线被我军歼灭,遂进而提出“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兵力密度,成纵深梯次部署,作弧形一线式推进,使我军无法分割和各个击破,而陷我军于战略、战役态势上的被动地位。(见《粟裕军事回忆录》484、485页) 而我华东野战军自解放战争以来,经苏中七战七捷,主动放弃苏北两淮等城市,摆脱被动;合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为华东野战军,已成为我军兵力最大的军事集团,全野战军共13个纵队,27万人。经宿北、鲁南、莱芜战役后,战力大增。当时山东境内有9个纵队,兵力虽不占优势,但也不是一年前的劣势,一场大战势所难免。
张灵甫其人其事
整编第74师是蒋介石军队中“五大主力”之首,其中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配置在东北战场,其余整编第11师、第5军和整编第74师都在华东战场。说起整编第74师就不能不说其师长张灵甫。原名张钟灵的张灵甫系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与林彪同期)。投考黄埔军校前的张灵甫与后来任弼时的秘书,毛泽东的俄文翻译,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是陕西第一师范的同学。师哲在他的自传中说:由于右任先生的介绍,“他(张灵甫)准备去广州投考黄埔军校,邀我同他一起南下。张灵甫与我同窗4年,他的一手好字令我羡慕,这时我婉言谢绝他的美意,我们终于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见《我的一生——师哲回忆录》14页) 1934年张灵甫在围剿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中受到胡宗南的嘉奖。驻陕北时因同事的一句玩笑话,枪杀妻子。事后既不掩埋尸体,也不声张,没人事似的返回部队。事发惊动社会各界,经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和宋美龄的干预,蒋介石电令胡宗南将张押往南京。胡视张为心腹干将,也不派人押送,让其独自去南京。一路上张竟模仿于右任墨迹,一路卖字,以作路资。到南京后请见蒋介石,被拒绝。送入“模范监狱”,关了一年写了一年的字,有“为杀妻子作楚囚”语。 “七.七事变”之后经王耀武说情,张被秘密释放,以字为名,改名张灵甫,返第74军51师。 抗日战争中张灵甫率部先后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上高、长衡等战役,曾多次负伤,人称“跛子将军”,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副军长。是时,选送张去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他是少将副军长,只能进乙级班,经蒋介石特批,进入甲级班,成为该班唯一的少将军官。张常以为自豪。 1946年6月,张灵甫出任第74军军长(后74军改编为整编第74师),驻南京孝陵卫,卫戍京畿,被称为“御林军”。该军清一色美械装备,长期受美军顾问训练,时称“五大主力中之主力”。(参见《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5集353、354页) 解放战争开始后,张灵甫率整编第74师进攻苏北我华中解放区,连续攻占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等城,倍受蒋介石嘉奖,又两次进犯涟水,使我军蒙受重大损失。 说到这个死对头,离休的前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邹志诚,一脸的感叹,老人当时任我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46团团长。 “他武器好啊!一式的美式装备,一个连12挺机枪。步兵炮兵协同也好,运动快,火力强,打得我们抬不起头。打涟水的时候,一发炮弹落在我前面两三米远,幸亏是沙土,把我推倒五米外… “他军装(与其他国民党军)也不同,伙食费也高,体力好,冲锋快… “打淮阴淮安,打涟水,我们都吃了亏。他很能打,如果是其他的国民党军队早就不经打了。邱清泉的第5军也不如他。” 这是当时号称“6纵一霸”的主力团团长五十六年后的话,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吧! 9纵第一次与整编第74师交锋就领教了他的厉害,据9纵淮阴战后的总结说,74师“多采取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或行超越攻击。该敌系蒋军五大主力之一,部队骄傲,攻击精神较旺盛。”“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我阵地一点,掩护步兵攻击,且善于使用小部队,以锥形渗入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敌不善于近战。”(见《华东解放战争纪实》110页)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境内的主力计有:叶飞的1纵,陶勇的4纵,王必成的6纵和许世友的9纵,其他还有2纵、3纵、7纵、8纵和10纵及刚组建不久的特种兵纵队。一场主力对主力的战争活剧即将开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