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六十载《征程》预告片
1965年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体育馆接见解放军报社全体采编人员。
1988年12月20日,邓小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阅读《解放军画报》。
1993年8月14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南海办公室阅读《解放军报》。
2004年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军委八一大楼办公室阅读《解放军报》。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南海办公室阅读《解放军报》。
一朵浪花,激荡中国。一颗红星,照耀世界。
从根植罗霄井冈的人民军队第一份铅印报纸《浪花报》,到红军长征路上党中央、中革军委的唯一报纸《红星报》,再到第一张全军统一的报纸《解放军报》,一张报纸走过了中国军队的苦难辉煌。
从牦牛背上到战舰航班,从莽原边关到异国苍穹,从油墨铅印到网页手机,一张报纸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凤凰涅槃。
21504期新闻纸,22230个夜与昼。军报,一直在路上。
《解放军报》历史变迁。
(一)
我们为什么要订军报?也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古田会议纪念馆内的那份《浪花》报创刊号重达200多公斤,由于历经战火洗礼和岁月沧桑,这张报纸早已和土墙牢牢粘在一起,如同中国军队之于党和人民。
邓小平曾任主编的《红星》报是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中革军委的唯一报纸。即便抛下所有家当,红军依然将那台老旧的油印机扛在肩上。
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名的解放军报,如今已成长为拥有一张主报、七种子报子刊以及包括中国军网、国防部网、八一网络电视、军报记者微博微信、解放军报客户端等10余个网络和新媒体发布平台中国最大的官方军事传媒集团,被习近平主席“一直很关注”。
一部报纸家谱就是这支军队的成长史。
1965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首都体育馆接见解放军报社全体编辑记者。
1977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广州接见解放军报社领导和编辑部代表。
1996年1月,江泽民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祝贺军报创办40周年。
2006年1月,胡锦涛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祝贺军报创办50周年。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祝贺军报创办60周年。
每份领袖关怀都是这张报纸的再出发。
从长征专号第一期《突破敌人封锁线,争取反攻敌人的初步胜利》到真理标准大讨论时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解放军报创刊号上的社论《用报纸指导工作》到十八大以来“解辛平”系列文章的横空出世,从那篇孕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布告到《“台独”意味着战争》《日本休想攫取我国半寸领土》。这张报纸见证历史,书写历史,总在时代紧要处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如长空惊雷,狂风卷浪,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
郭兴福练兵法、全军大比武、蓝军司令、科技大练兵、雷锋、欧阳海、杜凤瑞、麦贤得、张华、苏宁、张子祥、李润虎、朱伯儒、徐洪刚、李向群、华益慰、杨业功、方永刚、李中华、戴明盟、南京路上好八连、神枪手四连、海上猛虎艇、红色前哨雷达站、华山抢险英雄群体……仅列出这份漫长的名单就足以向这张报纸致敬了。她不仅记录下时代坐标里这支军队的方位与经度,更让那些属于我们国家的英雄传说在人民心中世代传颂。
军报,根植于党和人民这片厚土,从成立伊始就与人民军队血脉相连,浓稠得已经化不开了。
1986年5月,记者柳军在边境作战前线距敌阵地仅150米的阵地采访。
(二)
我们为什么要订军报?也许我们可以从军报人的追求坚守中找到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报记者参战次数高于全军任何一支部队。
上世纪60年代,记者杨子才赴中印边境报道战事,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前线,辗转数千公里,与指战员一道爬冰卧雪、露宿冰川。他与一位负伤住院的连长并肩躺在青稞秸上,在既无明月又无灯光的夜晚,凭记忆完成了平生中唯一未作记录的一次采访。
“记者同志,假如我在边境反击作战中牺牲了,请在《解放军报》上留下我们五连的名字!”1984年,记者徐文良带着连长的嘱托,在老山猫儿洞地动山摇、撕心扯肺的轰炸声中,将一批虽有战功却没有军功章的官兵事迹搬上了军报一版头条,为这些无名英雄“颁发”了一枚最大的“军功章”。这,是对一个记者的最高奖赏。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大漠,还是深海大洋、长空苍穹,无论是大山深处、寥寂海岛,还是北国南疆、异国他乡……哪里有中国军人,哪里就有解放军报。哪里有炮火硝烟,哪里就有军报记者。
“你如果因执行任务而染上非典,我们会全力以赴救你,花多少钱都救你。你放心,把你救回来,万一救不回来,我们把钱全部拿出来照顾好你的家人,你就放心的去吧。”这是报社领导给即将赴小汤山医院病房采访的军报记者的临别寄语。
军报记者郭天一牺牲时,他的相机里还存储着车祸发生前一分钟的壮丽边关。当时,他正在走向下一个冰山哨卡。那晚,郭天一最后一篇作品上版。总编室夜班的同志实在不忍心给他的名字上打“黑框”,几次用铅笔轻轻画在大样上,又含着眼泪用橡皮擦去……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义无反顾,生死相守,这就是军报人。
相守的不止军报人,还有他们的子女。
周宗奎,是首位徒步采访墨脱的军报记者。在他弥留之际,终于盼来了墨脱即将通路的消息。他的女儿周枚玫,如今是一名编辑。她在记者节当天写下满满的思念,“爸爸,我在心里呼喊着你,如果电波能将我的思念从北京翻山越岭带到遥远的墨脱,也许我就不会那么想念你了。”“在那个下雪的夜晚,你把我遗落在人间。”融雪无语,大地泪流。
血脉承继,薪火相传。一代如此,代代皆然。
记者周宗奎(左)、郑蜀炎徒步翻越冰达坂,赴墨脱边防哨所采访。
(三)
我们为什么要订军报?也许我们可以从无数读者的留言期盼中找到答案。
初冬的北京,迎来第一场雪。叶满长街、万木凋零,恰如今日之报业。
曾经那句让无数纸媒记者倍感骄傲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在今天已成为奢侈的新闻理想;曾经被视作“无冕之王”的平媒记者,正在急急地在朋友圈中寻找下一个东家;曾经以报为例的新闻学教授,如今不无忧虑地操心学生的就业。是的,当唱衰纸媒俨然已成时尚,当技术资本恣意裹胁一切,当世人内心变得兵荒马乱,我们该于如何处安放曾经的美好?
答案在无数读者的留言期盼中。
“军报是鄙人基本上是一生的最爱!怎讲?因为鄙人是当兵出身。”“解放军报随时展现中国力量!”“俺也自费订了解放军报,太爱人民的军队啦。”“因为我一直热爱和我们休戚与共、鱼水情深的人民子弟兵,因此一直将阅读军报作为我雷打不动的日课。”“每逢党和国家面临大事,我必读军报,军报是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阵地,是中国巨轮的压舱石和定盘星。”这些发至肺腑的留言温暖着这个寒冬。
因为热爱这支军队,所以热爱这张报纸。
一位将军在军报60年征文中写到,“我的一些创新性工作,无不得益于军报的引领和宣传。十分感谢人民军队大学校里这部常办常新的教科书”;《弹道无痕》《历史的天空》的作者徐贵祥依然记得自己的第一篇小小说就是刊发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上;因一封读者来信而结缘军人,军报成了军嫂王春筠的“红娘”;1985年,入伍仅一年的独臂英雄丁晓兵“登上了军报,从新闻读者变成了新闻人物”……那些省略的话,都在心上,一字不少。
陪伴,是这份报纸最长情的告白。无论是对将军、学者,还是士兵、军嫂。
从白纸黑字到色彩纷呈,从静态展示到音画动漫,从鸿篇巨制到清新网文,从桌面网页到触屏手机,信息网络时代,解放军报已经不再是几张报。她是报纸,是书刊,是网页,是网络电视,是微博微信,是移动客户端。她是当代军人的良师益友,她是中国军队的形象代言……
跨越时空,蝉蜕龙变。而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我们一如既往的陪伴。
这个世界,幸好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