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 1.27毛、周、任、陈毅秘密商讨华野向江南跃进事; 1.31 粟裕电告中央叶、王、陶3个纵队情况,提出:1、休整到3月出动;2、打一两仗再休整,5月出动; 2.1 中央同意粟裕电报中1案,基本定下渡江方案; 3月上旬,粟裕率华野1、4、6纵到濮阳整训; 4.1 陈毅到濮阳,要求休整到5月15日,与粟裕商讨渡江事宜; 4.16 粟裕向刘邓发长电文,陈述部渡江的理由和建议,征询刘邓意见; 4.18 粟裕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发电,详述对战略的意见,同日刘邓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对粟裕的支持; 4.21 毛发电请陈、粟到阜平城南庄会商战略问题; 4.30 陈、粟到城南庄,参加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陈去中野,粟裕独当华野一面,暂不渡江在江北歼灭敌军的战略; 5.12 陈、粟陪同朱德到濮阳孙王庄华野司令部; 5.14 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打敌5军; 6.17 豫东战役:粟裕后来回忆说:“正式的战略进攻是从豫东战役开始” (《粟裕文选》第3卷348页)。 6.17 ~ 6.22 陈、唐率3纵、8纵攻克开封,歼敌3.8万余人,我军伤亡11623人; 6.18 ~ 6.20 10纵在上蔡阻击整11师,毙伤5000,我军伤亡860。(《28军征战纪实》209页) 6.26 我军撤离开封; 6.26 敌5军邱清泉部进入开封,区寿年兵团向睢县、杞县迂回,胡琏18军北上,企图三面包围我华野部队,我军决定打区寿年兵团,我3纵、8纵、10纵阻击邱清泉之5军,刘邓部1纵、2纵、3纵牵制胡琏之18军; 6.27 我1纵、4纵、6纵在叶飞指挥下围攻区兵团,攻击龙王店; 7.2 全歼区兵团;黄百韬之25师突破中野11纵防线,靠拢龙王店,粟裕令华野4纵、6纵向东攻击截击黄百韬; 7.3 我华野1、4、6纵在帝丘店围住黄百韬之25师,黄向杜聿明求救,准备“成仁”; 7.5 邱清泉5军、胡琏18军向黄白韬靠拢,豫东战役结束。邱清泉部尾随我军,我军后卫部队受损。此战我华野、中野和冀鲁豫地方部队20万余人,敌军25万余人,20个昼夜,攻克开封,全歼区寿年兵团,打击削弱了黄、邱兵团,歼敌9.4万余人,我军伤亡3.3万余人。(“歼灭敌75师全部、新21旅、快3纵2团、25师108旅4个营、40旅1个团、83师44旅1个营,共约12个团,毙伤俘共4万余人。”“(开封)该处为66师13旅,战力丙等,及两个保安旅,及一个炮兵团”《粟裕文选》第3卷499页、518页,520页注释说:“歼灭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部、4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共9万余人”。) 山东大反攻: 1.30 中央军委指示华东局,调韦国清2纵南下,与管文蔚、陈丕显的11纵、12纵会合,成立苏北兵团;以许世友、谭震林率7、9、13纵组成山东兵团; 2.25 许谭部部署胶济路西段作战,将王建安的鲁中军区部队和袁也烈的渤海纵队配属许谭部,决定13纵监视青岛之敌,7、9纵打周村、张店; 3.10 我7纵攻克张店,渤海部队攻克邹平、章丘; 3.12 我9纵攻克周村; 3.20 我7纵攻克淄川; 3.21 王耀武部从济南急派73、75师5个旅增援,被9纵26师阻击;第一阶段收复14座城镇,歼敌3.8万余人,我军伤亡2千余人; 4.2 我9纵和鲁中、渤海部队包围潍县; 4.24 攻克潍县,9纵27师79团被华野授予“潍县团”称号,歼敌6万余人,我军伤亡1.1万余人; 5月下旬,为配合华野1、4、6纵在豫东睢杞作战,山东兵团发起津浦路中段作战; 5.29 鲁中部队4个团进攻泰安; 6.7 我7纵、13纵和鲁中部队包围兖州; 7.12 ~ 7.13 攻克兖州,王耀武派吴化文从济南出援,被9纵阻击; 3月到7月的作战歼敌14万余人,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敌军孤立在济南、青岛、烟台几个城市。山东兵团的战斗力和战斗水平迅速提高,成为华野又一支主力兵团。 8.25 ~ 8.29 华野曲阜会议。这是“7月分兵”(1947年)以来,华野两大集团领导重新会合,部署攻济打援战役(济南战役),决定18万人打援,占总兵力的56%,14万余人攻城,占44%,攻城分为两个集团,西集团主攻:3、10纵、鲁中纵队、两广纵队,由10纵司令员宋时轮指挥,东集团助攻:9纵、渤海纵队,由9纵司令员聂凤智指挥,13纵为总预备队。 9.9 济南战役开始,各部向指定位置开进; 9.11 攻城总指挥许世友到位; 9.16 ~ 9.17 扫清济南外围; 9.19 吴化文部84师155、161旅及96军独立旅起义,3纵、10纵进占吴部阵地; 9.20 ~ 9.22 3、10、13纵攻击商埠。 9.22 ~ 9.23 我9纵、10纵、13纵攻击济南外城,坦克配合9纵攻克城东永固门,10纵攻击永镇门,13纵攻击济南西南永绥门; 9.24 我9纵、13纵攻克内城,9纵25师73团、13纵37师109团分别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歼敌8.4万余人,我军伤亡2.7万余人。 9.8 ~ 9.13 中央政治局在平山西柏坡开会(9月会议)。 9.24 粟裕在济南攻克当天提出“淮海战役”初步设想。 10.12 华野作战会议,提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海州、连云港作战,第三阶段两淮作战。 10.14 华野第二次作战会议,决定华野全军10月31日进至临沂、邹县,11月5日开始攻击。 10.5 ~ 10.24 曲阜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饶漱石提出对不服从前委领导的违反纪律的负责同志要执行纪律处分。 淮海战役: 11.6华野鲁中南纵队攻击郯城王洪九部,克郯城,王只身逃回新安镇黄百韬兵团部; 11.7黄7兵团西行撤退,我1、4、6、8、9纵分路南下; 11.8~ 11.9 我4纵抓住敌100军,8纵抓住敌44师,9纵抓住敌63军; 11.8张克侠、何基沣之59、77军起义; 11.10黄百韬到达碾庄,等63军一天,为我军包围7兵团创造有利时机; 华野7、10、11纵占宿羊山,向碾庄西南猛插; 13纵曹八集之战,切断碾庄和徐州之间的陇海线; 1纵攻克窑湾镇,全歼敌63军; 11.11敌2兵团邱清泉部、13兵团李弥部东援碾庄,我7、10、11纵在大许家一带阻击,2、12纵和中野11纵在潘塘出击,4、6、8、9、13纵包围碾庄; 11.11~ 11.22 攻克碾庄,歼敌14万余人; 11.26杜聿明指挥孙元良兵团沿津浦线向官桥进攻,邱清泉兵团向潘塘以南进攻; 11.29杜聿明布置撤出徐州,第二天开始撤退; 12.1 华野1、3、4、8、9、12纵、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向永城、萧县追击,10纵向永城,渤海纵队进占徐州; 12.3 杜聿明在孟集接到蒋介石空投下的亲笔信,要他向南解黄维兵团之围(11.25~11.27 中野将黄维兵团压缩包围在双堆集); 12.4 ~12.5 我军各部压缩包围圈,将杜聿明部压缩在陈官庄; 12.6 孙元良兵团突围,16兵团大部被歼,孙化妆出逃; 12.8 ~12.14 邱清泉兵团攻击鲁楼,10纵堵住南逃路,北线不断压缩包围,开始休整 1949.1.6.~1.10 总攻陈官庄,淮海战役我军60万,敌军80万,歼敌55万余人,我军伤亡13万余人 东北: (接冬季攻势) 1.1 陈诚出动新3、新6军(右路),新5军195、43师(左路),新1军、71军(中路)向公主坟推进; 1.3 我6纵顶住新5军43师进攻,1.4 我6纵将其包围在十里堡;敌新3、新6 军被我10纵阻拦,新1、71军被我1纵、3纵阻拦,我2纵、7纵增援公主坟; 1.7 新5军军长陈林达、43师师长留光天、195师师长谢代蒸被俘,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1万余人; 1.17 蒋介石宣布组成“东北剿总:,卫立煌任总司令,调54军从山东增援锦州,新组建10个师,共计4个兵团,15个军、37个师,加上直属部队总兵力达60万余人。 2.6 我4纵、6纵攻克辽阳,歼敌1万余人; 2.16 ~ 2.19 我4、6纵攻克鞍山; 3.2 我军包围四平,1、3、7纵由李天佑指挥攻城,2、6、8、10纵打援; 3.10 吉林守军60军撤到长春; 3.8 ~ 3.13 攻克四平,歼敌1.8万余人,我军伤亡4931人,长达3个月的冬季攻势结束,共计歼敌15.6万余人。 3.23 ~ 4.11 东野参谋会议。 3月,东野大练兵,我军12个纵队53个师,共计75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近百万。 5.23 ~ 5.25 我1纵、6纵攻击(试打)长春,歼敌6千余人,我军伤亡2千余人,占领大房身机场; 5.30 围困长春。 辽沈战役: 9.12 我2、3、6纵和炮纵在四平、梅河口登车,秘密西运辽西, 9.17 东野2兵团程子华、黄克诚部指挥11纵和3个独立师,打响北宁线,克昌黎、北戴河,切断秦皇岛和锦州的联系,4、9纵包围义县,后2、3纵接替4、9纵,4、9纵南下打响锦州外围战; 9.26 我8、9纵攻克锦州外围冒山屯、白老虎屯、亮甲山,8纵未能控制机场受批评; 10.1 我2、3纵攻克义县; 10.2 华北敌军增兵葫芦岛4个师,林彪犹豫; 10.5 我4纵到达塔山备战; 10.10 ~ 10.16 塔山阻击战,歼敌6千余人,1纵为总预备队; 10.4(东野5大主力2、3、7、8、9纵攻击锦州,8纵进攻锦州外围大紫荆山,10.13解决外围,10.14上午9时开始总攻,10.15下午18时结束) ~ 10.15 攻克锦州,歼敌104572人,我军伤亡31610人; 10.15 廖耀湘西进兵团攻克新立屯; 10.19 长春60军起义,新7军放下武器,解决7.3万余人,10.21 长春解放; 10.20 蒋介石要杜聿明回东北指挥,东野部署辽西大会战,以1、2、3、5、6、7、8、9、10纵共计9个纵队,分割廖兵团5个军,12个师,我6纵切断廖兵团回沈阳退路,其他纵队北上辽西; 10.21 我10纵梁兴初、周赤萍部守黑山; 10.23 ~ 10.26 黑山阻击战; 10.25 我独2师台安截击敌新6军,6纵(黄永胜)16师李作鹏部在姚家窝棚堵住廖兵团东进去路; 10.26 我3纵7师21团3营打烂廖耀湘驻胡家窝棚兵团部; 10.27 全歼廖耀湘兵团; 10.25 ~ 11.2 敌52军攻占营口,1万余人登船撤退上海,9纵攻克营口; 11.1 解放沈阳,52天的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起义投诚9万余人,我军伤亡6.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11.23东野12个纵队分3路秘密出发入关,发起平津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