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丰碑》 献给无名烈士们 作者:丛军
2018年岁末,我与现居北京的堂妹培玲通话,其间提及了华野后代于11月9日赴徐州“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之事,方得知:我的妹夫张志新,他的叔叔张宗成就是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他1941年十六、七岁时就参加了革命,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四岁,没结婚,无子女。
韶华青春,血洒疆场,我心中油然而生敬意,替他惋惜,也暗暗替他庆幸。虽然少了一份妻儿的牵挂,但家中还有那白发苍苍、日夜盼儿归的老爸老妈啊!
有着同样命运的家庭,情况竟是这般的相似。新中国成立后,志新的爷爷见儿子始终未归,就多次去政府部门打听;而我的妈妈见丈夫几年音信皆无,也曾多次去民政部门询问。更巧合的是,一个在济南,一个在文登,然而政府给出的答复竟如此的一致,都答复说:“刚解放不久,部队要重新整编,休整、调防,同时军队内部也在通报查找……。”以此来安抚家属的心。后来找不到的,国家就按失踪人员来处理了。直到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有了证明人的证实,政府才给了确切的消息。我的爸爸丛华滋是1955年秋天(9月)政府公布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我听妈妈说,当时证明人还证实说:在孟良崮战役开战前的动员大会上,我爸爸还发了言,诉苦、表决心……。而志新的爷爷也是在五十年代中期收到了民政部门给的,证明他的儿子张宗成是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信。
斗转星移,抚今追昔,在那千百万牺牲的先烈中,我们还算是幸运的,虽然坟墓找不到,但毕竟还知道自己的亲人是在哪次战役中牺牲的,我们就很知足了。一位网名叫“大好河山”的网友,曾在我的文章后留言:“我妈妈小时候看战争电影,每次都失望而归,每次都没有找到哥哥,我舅参军时我妈妈十岁,不知道牺牲在哪里。”从留言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亲人的悲伤和无奈……。
我在赵新华的美篇“永远的思念——烈士后代祭父追思录”里,看到李显玉大哥和他的儿子李峰,站在无名烈士墓前那茫然无助的样子,我心中涌出阵阵酸楚,眼泪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而魏风鸣老弟把“烈士证明书”当作传家宝精心珍藏,我有着同样的感触,这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留下的精神遗产,它的价值是不能用数字来计算的。魏天迪仰望着那高高的烈士纪念塔,他内心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爷爷诉说……。李显玉、魏凤鸣两位老兄相拥而泣,我再一次流泪了,几十年来的酸甜苦辣,这一刻让他们找到了知音,心中释然了,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每一个烈士遗孤都能感受到的心灵共振。
成千上万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曾经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在特殊领域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人,值得我们永远尊崇。那些在历次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甚至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牺牲在哪里都不知道,想想就叫人万箭穿心般的心痛和难过。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献身的无名烈士们:共和国的旗帜上同样有你们血染的风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也有你们的丰功伟绩。我们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我们不知道你们的忠骨埋在哪里,但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丰碑。历史一定会永远铭记你们的,你们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也必将留下浓重的一笔。你们虽默默无闻,没能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但你们短暂的人生依然光彩照人,千古不朽,万古流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无名也英雄!
先烈们,安息吧! 革命自有后来人!
华野九纵烈士女儿:丛军 完稿于辽宁鞍山 2019.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