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17-8-4 09:02 编辑
【原创】 教你开CY-76
如果说驾驶包括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步战车在内的装甲战斗车辆是“小众”的事情,那么,驾驶自行火炮中的CY-76自行火炮就是“小众”中的“小众”事了。因为,在我军装甲兵的历史上,装备CY-76自行火炮的数量少,在装时间短,早在1970年就开始淘汰了,至今也有近50年时间了。再说了, CY-76自行火炮在我军的自行火炮中也是“另类”,装备最早,口径最小,并非用于间瞄射击,发动机烧汽油,等等。所以,开过CY-76自行火炮的人不多,就是开过的人今天起码65岁以上的年纪,可能也懒得动笔和年轻人说那久远时代的老古董,以致在如今这么发达的网络通信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看见过当过CY-76自行火炮乘员写的有关CY-76自行火炮构造、原理、驾驶、保养、故障排除、战术使用、作战实例等方面文字,只有一些抄来抄去的战术技术性能等皮毛,一看就不是当过CY-76自行火炮乘员的人写的东西。 原本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驾驶就比汽车驾驶更复杂更难掌握,相比较而言,CY-76自行火炮重量轻、转向灵、换档容易,操作轻巧,在所有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中还算是比较好开的,比起后来换装的T-34坦克、59坦克等那要好开得多了。 自行火炮和坦克一样,都是装甲战斗车辆的一种。驾驶自行火炮就是有意识、有目的主动操纵和驾驭自行火炮,并使它适应外部地形起伏、松软、坚硬等条件,按照自己愿望爬坡、越壕、攀崖、过桥,飞驰在公路,山地、沙漠、草原上,如履平地般地克服各种天然的和人工的障碍。 我学习驾驶CY-76自行火炮是在九华山脚下的南京军区坦克乘员第三教导团,装甲兵部队里的人都称它为“坦教三团”。当年,“坦教三团”可是赫赫有名,不但为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培养坦克、自行火炮驾驶员和炮长,还为外军区培养坦克、自行火炮驾驶员和炮长呢。时至今日,“坦教三团”几经变迁,不变的是培养坦克手,不变的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广阔驾驶场,不变的是源源不断的坦克、自行火炮、步战车、装甲车驾驶员、炮长从这里走向部队,走向战场,走向胜利! 虽说开始学习驾驶CY-76自行火炮时的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多么愉快,而是基于从军生涯之初学习的第一种装甲车辆驾驶技能,练的是“童子功”,所以刻骨铭心。 驾驶CY-76自行火炮的前提是会正确的操作围在驾驶员身边的各个操纵件,什么转向操纵杆、主离合器踏板、加油踏板、制动器踏板、起动按钮、大灯开关等等,通过这些操纵件来操纵发动机、主离合器、变速箱、转向离合器、制动器,以及起动电动机、化油器的节气门和阻风门等,控制车辆发动、熄火,起步、停车,加减速度,转变方向,减速制动等。
一、基本特点
从总体上说,CY-76自行火炮驾驶的操作动作和坦克大致无异,但因其重量轻,战斗全重只有10.5吨,又是汽油发动机,转速范围比柴油机大(也就是发动机的转速适应系数大),就使得驾驶的转向、换档、制动、控制、掌握方向等操作都比较好掌握。如果用简单的话来形容CY-76自行火炮驾驶的特点,就是“听话”、轻巧。 所谓“听话”,就是驾驶时CY-76自行火炮对操作动作的响应比较灵敏,驾驶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不像T-34坦克时常会出现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转向、换不上档等“不听话”的情况来。 所谓轻巧,就是手拉操纵杆,脚踏制动器踏板和主离合器踏板都比较省劲,费力不大,不像开T-34坦克时拉一次操纵杆要用几十公斤的力,遇到不好转向时单手不行双手都上去要使出全身的力来才能转向,下坡联合制动时不仅要双手拉回左右2根操纵杆还要踏下制动器踏板,整个人都能离开座椅站了起来才用得上劲。
图1 CY-76自行火炮的转向与制动操纵装置,操纵杆、主离合器踏板、制动器踏板等操纵机件都通过短距离的拉杆、拉臂、转轴等零件直接连接在转向离合器、主离合器、制动器上,传力环节少、损耗少,操作省力。(教材插图改绘)
CY-76自行火炮驾驶的操作轻巧,不仅是因为重量轻、机件小,还得力于动力装置前置的结构特点,驾驶员就在传动装置旁边,操纵机构的“传动链”比较短,用于连接的零件少、重量轻,操作力的损耗自然也就少许多。
二、对正方向
对正方向是所有履带式车辆驾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履带式车辆多是战斗车辆,关上驾驶窗以后,驾驶员只能通过1、2个潜望镜向外观察,且观察视界狭窄,还有很大的观察死界。所以,如何在越野或道路上对正行驶方向,就成了要掌握的一项首要驾驶技术,也有人把它列为坦克驾驶的五大技术之一,且列为之首。 另外,CY-76自行火炮的方向射界不是圆周360°,而是左20°、右12°的较小范围,战斗中占领射击阵地等时机对驾驶员对正基本射击方向的要求提出了额外要求,就连短停射击或是停止间射击,驾驶员都要在车长的指挥下,把车体纵向轴线基本对正已明确的基本射击方向或目标所在的方向上,不能超出其左右一定范围,这样才能帮助瞄准手将目标控制在射界内。如果出现驾驶员停车后没有对正方向,目标出现在方向射界以外的情况时,驾驶员还要快速起动发动机,迅速起车,行驶起来以后迅速调整方向。 好在CY-76自行火炮驾驶员座位处于车体的正中间,驾驶员潜望镜只有1块且位于驾驶窗正中间,驾驶窗位于车体纵向轴线的正中间。另外,驾驶员只有单块潜望镜,且潜望镜中间有条标线,潜望镜外面的驾驶窗上还有1根标志杆正好在标线前方。这样,驾驶员在驾驶椅上坐正后,双眼透过潜望镜看出去,并把潜望镜中间的标线、潜望镜前标志杆看过去,就是将眼睛、潜望镜中间标线、潜望镜前标志杆这三点连成一线(“三点一线”法)瞄向地面某一点,看到道路上的某一点,就是行驶时经过的那一点,那一点在道路中央就能行驶在道路中间。这不仅使驾驶中对正方向的操作有了可以观察到的依据,也给了驾驶员一个标准,只要眼睛、潜望镜中间标线、潜望镜前标志杆这三点连成一线瞄向的方向,就是车体纵向轴线摆正对着的方向。
图2 CY-76自行火炮驾驶窗上的标志杆,可以作为“三点一线”中的重要“一点”夹在潜望镜中间线、道路某点之间,成为驾驶对正方向时的重要依据。(借用网上照片)
在所有履带式车辆驾驶中,关窗驾驶是基本驾驶条件。在关窗驾驶中,使用“三点一线”法对正方向是基本要领。但所有履带式车辆都没有像CY-76自行火炮这样好的自然条件,不仅驾驶窗正好位于车体纵向轴线正中间,驾驶员只有单块潜望镜并位于驾驶场的正中间,潜望镜中间还标有1条竖立的标线,驾驶窗上正对着潜望镜中间竖立的标线还设有1根竖立的金属标志杆!所有这些设计,都引导你去用“三点一线”法在行驶中对正方向。 后来驾驶过T-34坦克、59式坦克等许多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一是驾驶员的位置都偏向车体的一侧(左侧),虽然偏的程度不一;二是驾驶员潜望镜多是2块,还有3块的,单块的几乎没有;三是潜望镜里也有中间竖立的标线;但只能人为地将潜望镜分成主潜望镜、副潜望镜,讲要领时就以主潜望镜为例。对掌握行驶方向增加了许多困难,都不如CY-76自行火炮对正方向来的容易。 对正方向的过程,也是不断修正方向的过程,行驶中修正方向就要不断转向来改变行驶方向。所以,对正方向依赖及时、正确地实施转向操作。
三、转向
CY-76自行火炮转向有赖于传动装置中的2个转向离合器,通过转向离合器的分离、结合、制动的工作状态,分别切断、连接向左、右侧侧减速器传递的动力,降低左(或右)侧履带转动速度,使两侧履带的转动速度出现速度差,以此方法来实现转向。 CY-76自行火炮的转向离合器有2个,分别安装在主传动器的两端,左转向离合器通过左传动轴和联轴器与左侧减速器相连接,右转向离合器通过右联轴器与右侧减速器相连接。2个转向离合器构造相同,都是多片、干摩擦式离合器,以分离或结合2种工作状态(分离工作状态时制动器可能参加工作)切断或连接从发动机传递到履带的动力,以实现履带式自行火炮的转向、制动(与制动器配合)或直线行驶。 CY-76自行火炮车身轻,履带中心距短,因此转向极其灵活,什么分离转向、制动转向,只要有劲,拉到制动带冒烟也不怕,只要能转过来不掉沟就行。所以,当50年代、60年代装甲兵的驾驶等级考试只把自行火炮的行驶速度指标在T-34坦克的基础上提高一点,但也挡不住CY-76自行火炮驾驶员比T-34坦克驾驶员考上驾驶技师的人多,其中最主要就是沾了CY-76自行火炮转向灵便的光。后来,在坦克部队里逐渐形成共识,CY-76自行火炮比T-34坦克的最高时速低,但平均时速却高的多,遇到全团行军时,往往把CY-76自行火炮分队放在先头,以期先行到达。
图3 转向离合器工作示意图,甲图为摩擦片结合状态,传递动力;乙图为摩擦片分离状态,动力被切断。转向离合器就是以分离或结合这2种工作状态(分离工作状态时制动器可能参加工作)切断或连接从发动机传递到履带的动力,以实现履带式自行火炮的转向或直线行驶。(教材插图改绘)
其实,说CY-76自行火炮转向轻巧、灵活,不仅因为其重量轻,动力足,也不是其转向装置的技术先进,仅仅是最简单的转向离合器和制动器,而是因为CY-76自行火炮的车体几何形状非常有利于转向。那么,就让我们撇开发动机功率、传动装置尤其是转向装置构造特点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专门来评论履带式车辆车体几何形状对转向的影响。 在CY-76自行火炮上,车体几何形状由多个参数组成,如车体的外廓尺寸等,直观的是履带中心距和履带着地长这2个参数。注意!CY-76自行火炮战术技术性能中的履带中心距2390mm,履带着地长3094mm,就是这样一对数据形成的相互关系,成为对转向十分有利的重要因素。
图4 CY-76自行火炮战术技术性能中有2个指标不太引人注目,一是履带中心距2390mm,二是履带着地长3094mm,但这2个数据对转向性能影响很大。(教材插图改绘)
CY-76自行火炮战术技术性能中的履带中心距、履带着地长是怎么样影响转向的呢? 坦克理论里有“L/C”比的说法,说的是以履带着地长为“L”,履带中心距为“C”的话,“L/C”的值较小则更有利于转向。 以此推论,CY-76自行火炮的“L/C” 比为1.2945(L/C=3094/2390=1.2945),较T-34坦克的“L/C” 比为1.5714(L/C=3850/2450=1.5714)、59坦克的“L/C” 比为1.4545(L/C=3840/2640=1.4545)、M1A1坦克的“L/C” 比为1.9456(L/C=4650/2390=1.9456)都要有利于转向。
图5 坦克理论里的“L/C”比示意图(教材插图改绘)
可见,履带着地长比较短,履带中心距比较宽的履带式车辆比较利于转向。这也是有道理的: 坦克理论里的“L/C”比是怎样影响履带式车辆转向的呢?从现象上看,履带式车辆转向是由2条履带速度不等而形成。如1条履带以低速转动或停止不动(低速履带),另1条履带以高速转动(高速履带),履带式车辆就会向低速履带一边转向。从受力的角度上看,履带式车辆转向时作用在履带上有各种力,除作用在履带式车辆上的重力和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外,还有转向阻力(F)、牵引力、制动力(T)、滚动阻力和离心力(P离)。 一是转向阻力(F),履带式车辆转向时,地面阻止履带横向移动的力叫转向阻力。转向阻力大小主要与履带式车辆重量、地面性质、转向半径等因素有关。履带式车辆重量大,地面松软或易被履带筋条压入又不易被破坏,转向半径小,转向阻力就大。反之则小。 二是牵引力。转向时,由于低速履带动力被切断(第1位置转向除外),发动机扭转力矩全部传给高速履带,所以牵引力作用在高速履带上。 三是制动力(T)。转向时,被制动的履带仍随车体向前滑移,此时地面阻止履带滑移的力叫制动力。制动力作用在低速履带上,其方向和牵引力相反,大小与地面附着情况和制动带抱紧制动鼓的程度有关。地面附着情况良好,制动带抱制动鼓越紧,制动力就越大(最大值可达P附/2);反之则小。分离转向时,低速履带上滚动阻力起制动力作用。 四是滚动阻力。转向时,作用在高速履带上的滚动阻力(R高)起阻碍转向的作用。作用在低速履带上的滚动阻力(R高)起制动作用,有助于自行火炮转向。 五是离心力(P离)。就是物体转动(圆周运动)时产生由圆心向外的力。履带式车辆转向时受离心力作用,它作用在履带式车辆重心上。离心力大小与高速履带速度和转向半径等因素有关。高速履带速度大,转向半径小,离心力就大;反之则小。在滑溜地面上作高速小半径转向时,离心力可使履带式车辆横滑。
图6 转向时作用在履带式车辆上的力(自绘)
除此以外,履带式车辆在平地转向时还受到2个力偶矩的作用 从运动现象上看自行火炮转向,是2条履带运动速度不等而形成,但实质是由于力偶矩作用。自行火炮转向时作用有驱使自行火炮转向的转向力偶矩(M转)和阻碍自行火炮转向的转向阻力偶矩(M阻)。 第一是转向力偶矩(M转)。转向力偶矩作用在高、低速履带上各纵向力所形成的力偶矩(图9-6)。高速履带牵引力(P)与滚动阻力(R高)的合力P-R高,低速履带制动力(T)与滚动阻力(R低)的合力T+ R低,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形成力偶。其力偶臂长就是履带中心矩(B)。转向力偶矩大小与牵引力、制动力和履带中心矩有关。牵引力和制动力越大,履带中心距越宽,转向力偶矩就越大;反之则小。因此,为增大转向力偶矩,促使履带式车辆转向,必须增加供油量(制动转向时还应换入低速档)和使制动带抱紧制动鼓,以增大牵引力和制动力。
图7 从转向力偶矩形成的示意图看,履带中心距就是转向力偶矩的力臂,较宽的履带中心距更有利于转向。(自绘) 第二是转向阻力偶矩。转向阻力偶矩是由转向时作用在履带式车辆上横向力组成的力偶形成,即由下支履带前、后段转向阻力所形成的力偶形成。2条履带前半段转向阻力的合力(F前)与2条履带后半段转向阻力的合力(F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组成1个与转向方向相反的力偶。力偶臂长等于前后2个合力间的垂直距离(L/2)。
图8 从转向阻力偶矩形成的示意图看,履带着地长就是转向阻力偶矩的力臂,较短的履带着地长更有利于转向。(自绘)
理论上分析转向阻力偶矩的大小与转向阻力和履带着地长(L)有关。而一辆定型的履带式车辆的履带中心距、履带着地长是一定的,那怎样在实际驾驶时减小转向阻力偶矩和转向阻力呢?就需要在驾驶中合理利用地形,改变履带实际着地的长度,以改变转向阻力偶矩的大小。如在平地、凸起小包、洼地等不同地形上,履带实际着地的长度增加转向就困难;反之,转向阻力偶矩就小,转向就容易。
图9 履带实际着地长对实际转向有很大影响,因此,实际驾驶时要合理利用地形适时转向。(自绘)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59坦克为了克服车体外形对转向不太有利的情况,采用了比CY-76自行火炮更先进的行星式转向装置,在CY-76自行火炮转向离合器只有1个规定转向半径(转向半径等于履带中心距)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个规定转向半径(转向半径约等于12米);M1A1坦克采用了比59坦克更先进的综合传动装置,能够实现“无级转向”、“中心转向”,车底摆脱了车体外形对转向不利的束缚,加长了车体,以便安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增设更多、更先进的其他设备,大幅提高坦克性能。 结论:履带式车辆转向时受转向力偶矩和转向阻力偶矩的综合作用。所以,要使履带式车辆转向,必须使履带式车辆转向时获得的转向力偶矩大于转向阻力偶矩。增加转向力偶矩的方法是增加发动机供油量,减小转向阻力偶矩的方法是利用地形缩短履带实际着地长。
四、起车
CY-76自行火炮起车有2种方法,主离合器法和操纵杆法。 主离合器法起车,就要说说主离合器。首先说说为什么叫主离合器而不叫离合器?其实很简单,因为CY-76自行火炮除了有1个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还有2个安装在主传动器两侧的离合器,为了区别这3个离合器,就把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叫做主离合器,把安装在主传动器左右两侧的2个离合器分别叫做左转向离合器、右转向离合器, 主离合器安装在CY-76自行火炮发动机飞轮后端,与汽车的主离合器一样,为单片式(夹有铜丝的胶木材质)、干摩擦式,与前苏联“GAZ(嘎斯)-51”卡车及其他同时代苏式汽车主离合器构造一样。这比T-34坦克、59坦克等的多片(钢)式、干式、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更彻底,更有利于换档,较少出现分离不彻底而造成换档“打牙齿”的困难现象。
图10 CY-76自行火炮主离合器分解图,可以看出和一般汽车的离合器构造相同。(教材插图改绘)
CY-76自行火炮主离合器操作基本要领也是“踏下时,一踏到底;松回时,前2/3快,后1/3慢,并同时加油。”但在实际操作时,前2/3和后1/3都不是准确的一个点,而是个“约数”,谁也说不清在何处,这一辆车与另外一辆车也不一样,每一辆车在寿命期的不同使用阶段也不一样,只能靠自己摸索体验去掌握。
图11 一般单片、磨擦式主离合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左图为结合状态传递动力,右图为分离状态切断动力。(借用网上照片)
起车动作中的主离合器踏板操作是初学者要反复练习的基本功之一,动作稍有不规范之处,尤其是后1/3的结合动作迟疑不决、超级缓慢,就会产生较长时间的滑磨,马上就有一股子胶皮烧焦的味道溢出,严重时还伴有淼淼青烟,那时你就听老兵或技术干部的呵斥声吧,可能还会被飞进驾驶窗的脏手套或包着一坨脏黄油的擦车布打中呢。 一些老兵驾驶员,有时停车在平缓的地形上时,就会不熄火、不摘档,稍踏下主离合器踏板使主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用发动机带动自行火炮克服下坡的下滑力,使自行火炮停车。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起车行驶而省去再挂档等一系列操作动作,不好的地方就是单片式离合器“半联动”状态下摩擦片长时间滑磨容易造成摩擦片磨损,经常使用还容易“烧”摩擦片。所以,在CY-76自行火炮的驾驶操作理论上并不提倡使用“半联动”,这一点和汽车驾驶有所不同。 现在看来,可能还是CY-76自行火炮主离合器摩擦片的保险系数过小,使用中摩擦片损坏情况比较常见,所以在工作中修理更换摩擦片的情况就比较多。在我当新兵的那个时代,面对前苏联的军事压力,坦克部队备战意识强烈,有过“小修不出连,中修不出团”的口号,更换主离合器摩擦片就是CY-76自行火炮连队响应这个号召的主要小修内容。更换时在发动机飞轮护罩上的螺栓孔与主传动器上方检查窗螺栓孔安装2根横杆,在这根横杆上安装专用吊具,就可以将变速箱吊起,通过车底装甲板在变速箱下方的检查窗落下到车外,从车底拉出来修理变速箱。腾出的空间就可以修理主离合器,如更换摩擦片等。也可以先拆卸下主传动器和转向离合器,将变速箱沿着横杆移动到主传动器检查窗处抬出来修理。腾出空间来拆卸主离合器相关零件,更换摩擦片等。 操纵杆法起车,主要用于坡上,或主离合器损坏不能用的时候。起车前,先将2根,操纵杆同时拉到最后面,挂档,先松回一侧操纵杆待车头稍动并有转向迹象时迅速送货另外一侧操纵杆,实现起车。 现代履带式战斗车辆的传动装置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从CY-76自行火炮、T-34坦克的转向离合器进步到以59式坦克为代表的2级行星式转向机,再进步到以综合传动箱为标志的转动技术,一改操纵杆为“方向盘”进行转向操纵,可以实现大大超过2个规定转向半径的“无级转向”、“中心转向”,大大改善了转向性能。但是,却丢失了操纵杆坡上起车的功能而无从弥补,坡上起车的实际操作和效果都大不如前面操纵杆起车。
五、换档
CY-76自行火炮变速箱是与前苏联的“GAZ(嘎斯)-51”卡车及其他同时代苏式汽车变速箱构造一样。有4个前进档,1个倒档,由主动轴、中间轴、主轴及其各档主动和被动齿轮组成,换档采用最原始的滑接齿轮,没有换档连接器、同步器等换档装置,移动主动齿轮与各档被动齿轮结合达到变换传动比的目的。 变速箱上的变速杆不似汽车变速箱那样直立着伸向上方,而是折转180°后弯向下方,这样便于座椅位置比变速箱还低的驾驶员操作。
图12 变速箱上的变速杆与汽车不同,原来直立着伸向上方的变速杆被截断,断头处改成螺纹,套装一根弯向下方的“S”形变速杆,再用固定螺帽紧固。这样,变速杆弯向下方便于座椅位置比变速箱还低的驾驶员操作。(教材插图改绘,将变速杆下端延伸,完整呈现“S”形全貌)
CY-76自行火炮变速箱的档位安排,空档在3、4档之间,3档向前推,4档向后拉;1、2档向左上抬起后再向前(后)推(拉);挂倒档时,先将变速杆向右下方压到底,尔后向后拉。
图13 CY-76自行火炮的变速箱的排档位置。(教材插图改绘)
CY-76自行火炮变速箱的换档机构没有换挡连接器或同步器,完全依靠变速杆通过拨叉轴、拨叉带动主轴上的被动齿轮轴向移动,来和中间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以实现变换排档。换档时会有将要啮合的主被动齿轮的轮齿撞击,产生“打牙齿”现象。如果车速、油门配,合不好,“打牙齿”会很严重,甚至能把驾驶员紧握变速杆换档的右手打麻。
图14 CY-76自行火炮变速箱换档操纵机构,以1档为例,变速杆下端通过拨叉轴、拨叉(7),拨动1速被动齿轮(图示8滑动齿轮)向后(图示向右)移动,就可以使1速被动齿轮与1速主动齿轮啮合,使变速箱在1档工作。(教材插图改绘)
CY-76自行火炮的变速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技术产品,没有同步器,甚至连换档联轴器也没有,直接拨动齿轮在主轴上轴向移动进行换档。构造简单,就会对操作技术要求很高,需要驾驶员准确判断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转速。在采取“加油、冲车”的方法加档和“加空油”的方法减档时,一方面要根据车速判断“加油、冲车”的程度和“加空油”的多少,才能正好抓住想要换上的档排那一对将要啮合的齿轮之间的转速差尽可能小的一瞬间换上档去;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左脚踏离合器踏板、右脚踏加油踏板之间一踏一松相互配合,右手还要和左脚同时动作进行换档操作,手脚眼脑一起动,想到即做到,嘎巴利脆、干净利落地换上档。后来开的履带式战斗车辆,T-34坦克有了换档联轴器,不用直接拨动齿轮了,算是进了一步;后来的59式坦克有了同步器,进步大了,还是“加油、冲车”加档和“加空油”减档,但可以不用判断得那么准了,要领马虎一点也行,同步器一般都能帮助你换上档;再后来连换档联轴器、同步器也省了,改为液压式的换档离合器,齿轮变成常啮合式的,连换档时的“打齿”都消失了,使得换档操作的技术门槛一再降低,直至到了几乎没有操作难度的地步,换档作为一项驾驶技术就不再有了。这时候,再来看CY-76自行火炮驾驶的换档操作,那既是体力活又是脑力劳动的操作体验才真是一种有节奏感、有力度、有手眼脑并用的美妙体验呢。 CY-76自行火炮是履带式战斗车辆,主要在越野条件下驾驶。所以,除了正常的换档方法外,还要充分利用地形换档,以减小换档难度。如利用小下坡加档、利用小上坡减档或冲破换档等,还有在障碍物上面的一些特殊换挡方法,如“摔车换档”、“凌空换档”等。对于1档主要用于爬坡,1档的传动比最大,1、2档之间的传动比相差很大,换档更加不容易,非使用“短促加油法”不可。
六、控制油门
控制油门,就是控制发动机供油量的多少,进而控制车速。 柴油发动机控制油门只有1个操纵件加油踏板,通过拉杆直接操纵高压柴油泵,使泵油组的柱塞转动,以增加或减少供油量。还有一个手加油齿杆辅助加油踏板工作,一般用于将加油踏板固定在某个位置,以固定发动机供油量,多用于固定发动机最低稳定转速,相当于汽油发动机“怠速”。 CY-76自行火炮上安装的是汽油发动机,控制油门的操作有3个操纵件,1个是加油踏板(下图“1”),另1个是节气门手柄(下图“2”),还有1个阻风门手柄(下图“2”)。加油踏板通过拉杆直接操纵化油器节气门开启和关闭,以增加或减少供油量。阻风门手柄通过拉杆直接操纵化油器阻风门开启和关闭,以增加或减少发动机的进气量,通过调节混合气的浓度间接调整供油量。和阻风门手柄并列在一起的节气门手柄,其作用和柴油发动机的手加油齿杆相同,主要用于辅助加油踏板工作,可将加油踏板固定在某个位置,以固定发动机一定的供油量。
图15 CY-76自行火炮控制油门的化油器操纵装置,既有加油踏板(图中1处),还有节气门手柄、阻风门手柄(图中2处)。(教材插图改绘)
汽油发动机控制油门的这3个操纵件,主要还是使用加油踏板多,只有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起动发动机时才是用阻风门手柄,操纵化油器阻风门的开启程度小一些,以减少发动机进气量,增大混合气浓度,使发动机更容易起动。 许多CY-76自行火炮老驾驶员对化油器工作原理理解透彻后,也会在一些要求高速行驶的关键时刻,当加油踏板已经达到最大程度后,为了再提高一些发动机的动力,就采取稍微拉一点阻风门手柄,以操纵化油器阻风门的开启程度减小一点,通过减少发动机进气量的方法相应增大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浓度,使发动机发出更大一点的动力。履带行军、等级驾驶员考核、“飙车”等都能用上这一手。
七、制动
CY-76自行火炮制动和一般设置有制动器踏板、操纵杆的履带式战斗车辆一样,主要使用制动器踏板,通过拉杆将制动带紧紧抱住转向离合器的被动鼓,被动鼓与制动器的制动鼓制成一体,与侧减速器、主动轮相连接,直接降低车辆车速。也可同时拉2根操纵杆向后,通过拉杆将转向离合器先分离、再制动,使制动带紧紧抱住制动鼓实现制动。
图16 制动器构造图,制动带分为上下两半片围合成一个圆周悬浮在制动鼓外。(教材插图改绘)
使用制动器踏板进行制动时,踏板直接将左右两侧转向离合器上的制动带同时抱紧制动鼓。使用操纵杆进行制动时,必须双手同时用力拉2根操纵杆向后,才能同时制动左、右两侧的制动器,使得制动时保持方向不偏。 另外,使用操纵杆制动不仅是一拉一送这么简单,还要会使用操纵杆顶端的操纵杆按钮(图1的零件(2))。按下这个按钮,使操纵杆下方的定位卡(图1的零件(4))卡在操纵杆支架的齿弧上(图1的零件(5)),尔后松开操纵杆按钮,可以将操纵杆固定在拉紧位置,并将制动器固定在制动位置上。需要解脱时,先将操纵杆继续向后拉,待操纵杆下方的定位卡(图1的零件(4))脱离操纵杆支架的齿弧(图1的零件(5))后,操纵杆就解脱了被固定的位置,可以继续将操纵杆松回的操作,制动器也将从制动位置上解脱开来并松开制动鼓。
上面这7个基本操作动作学会了,操作要领掌握了,包你上去就能开动CY-76自行火炮了,再实车驾驶10几个摩托小时体验巩固一下,那时,基本上就可以“出师”啦,可以独自“放单”啦! 学会开CY-76自行火炮以后,那些T-34坦克、63式装甲输送车、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两用坦克的传动装置尤其是转向机构、变速箱构造原理基本一样,上去基本能开,稍有训练就能麻溜地开着“疯”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