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马》 王晏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晏,1925年10月1日出生,山东乳山人。1944年10月入党,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5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先后参加大小战斗34次,重要战役有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二、五次战役。历任文书、政工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宣教股长、宣教科长、文化处长、宣传处长、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军分区副政委。1968年三月,先后任无锡市革委会副主任、革委会主任,无锡警备区第一政委、无锡市市委书记 。196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
写在前面的话:
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雨露,伴随着人生之旅的风风雨雨,屈指撵来,我已年届八十。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我和我的战友们走过了一段难忘而又不平凡的岁月,比起当今的年轻人经历得多一些,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也更深一些。沧海横流,盘点过往事,昔日战场上迷蒙的硝烟、冲杀的豪情,兵营里嘹亮的军歌、燃烧的革命激情,非常时期主政一方的殚精竭虑,春秋轮回中的辛酸与无奈,尤其六、七十年代,我在二十七军机关及无锡市任职的二十年间,由于当时特殊的峥嵘岁月、特殊的政治背景,使我有机会亲历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政治事件,目睹了一幕幕重大的历史变迁,抚今追昔,悠悠往事无时不激荡着我的心扉,叩击着我的胸脉。我始终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书写者和见证者,但很多时候是时代潮流将人推向了前台,是历史选择了我们,是时代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 于垂暮之年出这本回忆录,权作一次自我的心灵拷问与洗礼,同时也作为与昔日同事、年轻朋友们一次心与心的坦诚交流。
王 晏 2006年11月于无锡
第二部分目录
三个党员假带头………………………………………………( ) 新兵的故事……………………………………………………( ) 夜袭鬼子飞机场………………………………………………( ) 九具美军尸体…………………………………………………( ) 鲁南会战………………………………………………………( ) 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 战济南…………………………………………………………( ) 大战淮海………………………………………………………( ) 打过长江………………………………………………………( ) 战上海…………………………………………………………( ) 北上泰安城……………………………………………………( ) 新义洲一片火海………………………………………………( ) 跨过鸭绿江……………………………………………………( ) 血战柳坛里……………………………………………………( ) 突破昭阳江……………………………………………………( ) 回国养伤………………………………………………………( ) 首长准我探家…………………………………………………( ) 在黑浦里的日子………………………………………………( ) 在归国的列车上………………………………………………( )
第二部 为打鬼子去当兵 三个党员假带头 一九四五年六月初,我同村里报名参军的其他九人到了史家坛集合。 区长张连忠站在刚搭的台子上讲了几句话,为我们每人胸前戴了朵大红花,办理了登记手续。当晚,住在用高粱席子搭建的大棚里。后来才知道,这次我们区一同来的新兵有一百多人,全牟海行署就征了一个营的新兵。 第二天,县武装部长带着我们到了东海分区,编入了东海军分区新兵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 当时,上面还没发下军装来,大家都还穿着五颜六色的老百姓衣服,但是队里的生活却按战士的要求执行的。新兵团分三个营九个连,每连三个排九个班的建制,白天集中训练,内容为常步、正步、跑步走,四面转法,各种敬礼等。晚上学习队列条令,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形势教育。 一个月后集训结束,东海新兵团接到命令,要升级到主力部队胶东军区五师。 胶东军区驻地在莱阳城。从文登到莱阳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上级规定我们四天必须赶到。当时,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徒步行军,每天都要走六十多公里的路程。早上五点出发,晚上到按照规定的宿营地宿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