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一日游
今年也不知道是咋了?秋“老虎”肆虐。“狡兔三窟”跑到宝鸡二次避暑。昨晚下了一阵白雨,早上五点多突发奇想:去西山逛。西山是当地人对宝鸡峡以西山区的统称,也就是与甘肃天水接壤处。陇海铁路,宝天高速、310G道三条线顺渭河山谷并行。地域广大,人口稀少,植被良好、气候凉爽。这就是我游逛的条件。至于那人头攒动、人工景云立的标有若干个AA符号的“黄金旅游”点,我根本就不屑一顾。
“老马识途”七点多来到车站售票大厅,要一张宝鸡到社棠的“绿皮”去坪头的票,售票员给我递出了一张一个元到福临堡的票,并告诉我:“你上车再补吧,我们这只卖到福临堡。”我纳闷了?等于我是买了一张站台票上车了。 进站后一眼就看见了我喜爱的“绿皮”,一个车头只挂了四节车厢。火车顺着渭河在那崇山峻岭中穿行,那壮观的宝鸡峡大坝从眼前闪过后,列车进入了西山,不是过桥就是钻洞。对面坐了位五十多岁的操着河南口音的“老铁路”我们就吹开了......。从他的嘴里才得知这趟车属于宝天线西安局管内的职工通勤车,是沿途小站职工休假和家属采购的专用车,所以基本不卖票。在聊的过程中我又向他学到了许多铁路养护知识和山区小站铁路职工的生活情况。又有了一个老师在那奔驰的列车“课堂”上给我上了一课。正吹得来劲,那边查票了,显然我是要补票的。实际我没有逃票的念头,但我知道这次一定会逃过去的。列车员看到我和他们的“王哥”在吹,连问也没问就过去了,这把年纪了还施展这雕虫小技让人笑话了。 “王哥”得知我要到坪头下,告诉我:“如今坪头已经是两个车站了,上行走的是渭河北的老车站,下行停的是渭河南的晁峪站,从晁峪到坪头过河还要走二里路。原因是如今宝天铁路已经实现双轨制了,那单轨制已经成为历史了。”我恍然大悟,又问过去哪个站还是上下行都停的站?他:“东口。”就这样我临时改变行程决定东口站下。 东口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那是当年“法官”“早期革命实践”过的地方,他在那个大山里的部队接受了两个月的新兵训练,随后就到那辽阔的西北大地上搞测绘去了。他跑的地方太多了,中蒙边界、中俄边界、中哈边界、中吉边界他都去过,他逛美了。 东口车站下来后顺着小路走就是一个大约有几十户人家的小街。只有一个食堂兼麻将馆。就在两面是山中间那么狭窄的一条河道里公路铁路并行,高架桥叠摞,出这个洞子就进那个洞子,显得有点拥挤。来到上310G道的桥头和两个等车的女娃聊开了。她们是胡店中学下学期就要上九年级的学生,在此等车到赤沙去。两个女娃很大方、可爱。不一会儿就和我熟了,并邀请我去她们学校去给她们当老师,娃们太天真了,同时也说明了我的亲和力。山区的娃们很淳朴,不像城里的娃见了陌生人就像是见了恶魔。如果一个社会人和人之间都缺乏信任感,这个国家也就危险了。 告别了娃们,顺着310G道就逛开了,太阳底下凉风送爽。脚底下是流淌着曲折混浊的渭河,头顶上是蓝天白云,满目绿色,心旷神怡。西山没有秦岭那么高耸险峻,但也有许多奇峰异石。山上都是杂木,这里是甘肃小陇山林场管辖,是“天保林实验区”。当年修宝天铁路时就地取材需要枕木把大树都伐完了。如今想要恢复往日的辉煌最少还需要20年。奇怪的是这里没有核桃坪那肆虐的牛蝇子,后来打听到一立秋天凉了那个东西就销声匿迹了。小昆虫的敏感性比人强得多。 来到河滩,望着那黄色混浊的河水,我又在浮想联翩了......渭河这黄河母亲的长女,流淌了几万年,正由于她的温柔善良才养育出那辉煌的周文明,才使得八百里秦川的人们丰衣足食。在这大山里它曲折前进,时而缓慢时而奔流,由此,我想到了社会的发展也就如同那流淌的河水,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获得人类的解放全靠我们自己。”那个造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转了一大圈回到东口小村,走进了那家食堂兼麻将馆来了一碗七个元的臊子面,外加一个自制手工馍狼吞虎咽地吃开了。旁边那两个麻将桌的玩家和看家们都是那样的聚精会神,这项“全民娱乐”活动在这个山区小村里同样火爆。吃饱喝足了,打听到有个小客栈,找到老板娘讨价还价后就卧在那一小时一个元的“钟点房”的床上了。舒服啊! 一觉闷过,离返回的火车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了,起身来到车站出站的地方,可人家不让进,说要绕过铁路洞子到对面进站。走了有一里路来到了站台对面的铁网外和几个等车的老妇女和带小娃的妇女在大槐树底下静候。就在车快到的时候,突然那个头戴大盖帽的值班员又喊叫让我们从那边进站,那就意味着我们又要走一里多路。我当时隔着三股钢轨和铁网就破口大骂:“来去都是你说,你就这样忽悠老人妇女儿童,如果我们今天上不了车,我非叫你下岗不可!”他害怕了叫人把这边的铁门打开了,我们跨过了几股铁道,来到了站台上。那个值班员见了我满脸堆笑地说:“是列车临时变更股道了,如果我让你们从那边进站就要罚我的钱。”我:“谁敢罚你的钱,你叫他来找我。是人重要还是你的那两个小钱重要?”当然,人不能得理不让人,我还是原谅了他。告诉他:“我理解你们铁路的半军事化管理,但以后做事情不能死教条,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车停稳后我们上车了,在车窗里我还看见他一脸的委屈,我对着他招了招手以示安慰了。 一路又是钻洞子过桥梁,沿着那蜿蜒的渭河凯旋了!等天凉点了我还去,好玩啊! 一个元就到东口了,七站路五十公里。“绿皮”车抓紧坐吧,不然就坐不上了。{:soso_e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