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第四次“围剿”: 敌总兵力24个师另6个旅(徐帅说26个师又5个旅——197页)、30万余人,其中蒋系精锐胡宗南1师、黄杰2师、李玉堂3师、徐庭瑶4师、蒋鼎文9师、李默庵10师、李思塑80师、蒋伏生83师、俞济时88师、汤恩伯89师。 6月下旬,红军主力由潢川西进,出击京汉路信阳至广水段。25日,攻克鸡公山,歼敌35师1个团。徐向前、陈昌浩建议集结河口休整待机。7月初,夏店会议上,此议被张国焘拒绝,而根据沈泽民意见南攻麻城,进逼武汉。 7月8日,红军主力一围麻城。 7日-12日,东线敌徐庭瑶部攻克霍邱城,守军红25军军长旷继勋被撤职,改任蔡申熙。西线敌陈继承部80师占罗山南之潘新店。 下旬,红军主力二围麻城,独立1师警戒河口地区。 8月 7日,蒋介石见未遭有力反击,遂令各部总攻,弃步步为营战术,敌以七里坪为目的,向心突击。10日,陈继承部2、3、58、80师向七里坪急进,卫立煌部10、83、89师抵河口,扑向红安(即黄安)。同日,红军主力撤围麻城,向红安急进。 冯寿二战斗:11日午时,红12师在红安西冯寿二、冯秀驿遭遇敌李默庵10师,激战至晚,红11师赶到迂回,配合反击,敌蒋伏生83师接踵而至,打成对峙。13日晨,红73师急至,出击敌左翼未果。敌陈继承逼近七里坪,并进剿冯秀驿,总部鉴于再战不利,传令后撤。当日下午红安失守。 七里坪战斗:14日,敌李玉堂3师进至七里坪西北回门河、寨棋山、香炉山,黄杰2师进至七里坪西南白马嘶河、张家湾,李思塑80师位于白马嘶河西院墙村。红军主力赶到七里坪,立即在倒水河东构筑阵地。15日拂晓,敌2师猛攻大小雾嘴山,红军集中10、11、12、73师主力反击,歼敌5旅2个团。2师师长黄杰急调4旅8团增援,并令6旅11团、3师9旅17团策应,阻止红军反击,战斗激烈为鄂豫皖前所未有。敌2师不支溃退,8、11团大部被歼,红军直插白马嘶河,占敌2师指挥所。陈继承亲往2师督战,令80师增援。激战彻夜,敌据七里坪西北高地固守,红军撤出战斗,扼守酒醉山、古枫岭。16日战局相持。17日,卫立煌率83、89师由红安北上,进攻游仙山、古枫岭,企图与陈继承部夹击红军,总部乃留红10师掩护,主力转移檀树岗(七里坪西偏北)。此战歼敌3千余人。 两战重创蒋嫡系2、10师,共歼敌5千,缴枪3千,伤敌10师30旅旅长王劲修。 扶山寨战斗:陈继承率3、80、83、58师东进,张国焘令红军在浒湾西北至西南扶山寨、四面山、金兰山一线阻击。9月1日,击退敌进攻。2日,敌3、80师在飞机火力掩护下,攻击红11、12师阵地未果。5日,又攻,阵地失而复得(此战陈赓负伤)。5日内,敌伤亡2千余。此时,北面张钫部、南面卫立煌部向红军侧后进逼,红军几乎被三面合围。张国焘令红军向东转移,并责成鄂东北道委(地委)坚持武装斗争,鄂豫皖机关撤出新集,向皖西金寨转移。9日,敌占新集,14日,占商城 9月上旬末,方面军主力到达金寨,与红25军会合,将74师分编给各主力师。意图歼灭麻埠一路之敌,行至东西香火岭,暴露企图,追敌逼近,红军遂掉头南下。20日,敌卫立煌部占金寨。 9月27日,燕子河(麻埠南)会议,张、陈、徐主张先取英山,有暂时跳到外线伺机打回之议,沈泽民、王平章不同意跳到外线,蔡申熙认为如到外线,可去京汉路西枣阳一带,该地有红3军活动(徐帅回忆录208页)。会议决定南下英山,拟打上官云相部,但敌防坚固,未获战机。9月底决定回黄麻地区。 河口战斗:10月8日,方面军甫抵红安西河口地区,即遇敌胡宗南率1、88师各2个团,激战数小时,击溃88师2个团和1师1个团,歼敌2千,缴获自动步枪百余支。9日,敌2师攻击河口东北仙人洞、两河口阵地,红军阻击,歼敌近千人。此战,红25军军长蔡申熙、11师政委甘济时牺牲。 黄柴畈紧急会议:10日,在河口北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提出转移外线。徐向前鉴于敌重兵云集,红军内线作战困难,因此同意转移外线,意图调动敌人,待机打回根据地。沈泽民、王平章提出坚持根据地、分散游击的意见,被会议否定。王平章提出的留74、75两师意见得到同意(徐帅回忆录210-211页)。会后,中央分局和方面军总部率10、11、12、73师和少共国际团,越过京汉路向西转移。此时,红四方面军共13个团:10师辖28、29、30团,11师辖31、32、33团,12师辖34、35、36团,73师辖217、218、219团,共2万余人,1万5千支枪。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
|